【原文】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釋義】
所以,能預見到勝利有五種情況:凡事能夠看清情況,知道是否可以與對方交戰(zhàn)的就能勝利;能善于根據雙方兵加對比情況而采取正確戰(zhàn)法,就能取勝;全軍上下同心協(xié)力,就能取勝;自己有充分準備來對付沒有謀劃沒有準備的敵人,就能獲勝;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制的就能勝利。這五條,就是認識、把握勝利的規(guī)律。
將能而君不御的意思是說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的,能夠勝利,孫子認為從這一點上可以判斷出勝負的情況。所謂不御,要求領導者必須有用人不疑的勇氣和胸懷,放手發(fā)揮下屬的才能,不去束縛他們的手腳。在軍事上有一句俗語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為只有這樣,將領才能根據戰(zhàn)場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做出決策。情況瞬息萬變,如果事事請示匯報,只能限于被動,錯失戰(zhàn)場良機。
分析那些喜歡御將者的心理,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相信下屬,或者是對他們的忠誠持懷疑態(tài)度,或者是對其能力不放心,或者是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好。有了這種心理,就必然會發(fā)生不該御而御,把權利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中,凡事自己說了算,從而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
事實證明,不懂得放權和授權的領導,往往不能調動本單位人員的積極性,而且由于其事必躬親,御下過度,會造成下屬的依賴心理,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如果一點他不在位了,企業(yè)的經營就會出現嚴重危機,甚至會導致事業(yè)敗亡。
當然,這種分權確切講是相對的,重大的決策權、用人權,依然集中到最高層。這種領導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有利于調動下屬的主觀能動性,可使主要領導擺脫纏身的日?,嵥槭聞?,集中精力想大事、干大事。另外,能使組織機構對客觀情況的變化,作出迅速反應,溝通垂直系統(tǒng)的信息也較為直接。缺點在于各部門的協(xié)調較難,容易產生各自為政、本位主義的傾向,統(tǒng)一指揮和調動不夠靈活。
如果一個人整天糾纏在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上,那么他是不適合做管理者的。管理者的一個最基本特點就應該是聰明而懶惰的,懶惰使得他懂得向員工授權,聰明使他知道該授權給誰。
“懶惰”并非通常意義上的懶,而是指能將大事和小事區(qū)別開來的能力,即抓住大事,避免陷入細枝末節(jié)。領導人應當掌握這個本領,以便能抓住最重要的事情,次要的事情則交給員工去做。
一個人的能力和才干畢竟是有限的,管理者不可能把公司所有的職權緊抓住不放而事必躬親。管理者必須把部分職權交給員工,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充分激勵他們。
一位著名企業(yè)家在作報告。當聽眾咨詢他最成功的做法時,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并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業(yè)”、“成功”,臺下的聽眾們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么會取得輝煌的業(yè)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員工去填滿它?!?/p>
許多管理者喜歡事必躬親,這將是對他人智慧的扼殺。長此以往,別人容易形成惰性,責任心大大降低,可能造成權責不清,消極怠工。情況嚴重者,會導致員工產生膩煩心理,寧愿工作出現錯誤也不情愿向管理者請求幫助。
宓子賤曾在單父做官,整天彈琴作樂,不理政事,但人們生活富足安康。后來,巫馬期接替了他。巫馬期每天起早摸黑,吃不好,睡不著,大小事情無不親自處理,好不容易才將單父治理好。巫馬期向宓子賤求教。宓子賤說道:“我沒有什么竅門。只不過我治理單父時憑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單父時,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當然辛苦不堪,而我動員了大家的力量,依靠眾人當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弊鳛楣芾碚?,與其把所有工作都由自己承擔,不如適度分權,留個缺口給他人。
留個缺口給他人,是一種管理上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帶有全局性的圓滿。給猴子一棵樹,它會樂此不疲地去攀登;給老虎一座山,它會重振威風,自由馳騁。也許這就是授權的意義。如果你不懂得授權,把猴子拴著,把老虎圈著,后果可想而知。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迸c其自己事事包攬做一個愚蠢而勤奮的人,不如給他人一個發(fā)揮自己力量的舞臺。況且授權不僅能讓管理者變得更輕松,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人的工作熱情,讓他們更賣力地工作。
所以,管理者要做一個聰明的懶惰人,大膽放權,多當裁判員,少做運動員,切莫事事過問,這樣可以發(fā)揮下屬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管理者忙于事務,勢必影響在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上的研究。
實施授權管理,要揚長避短,要尊重層次系列,不要越俎代庖。上級只對直接下級行使固定權力,上對下布置任務要逐級進行,不搞包辦代替,更不能越級處理問題和越級指揮調動。合格的領導人,應該在自己的崗位層次上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如果忙于越級工作,習慣于“一竿子插到底”,既占用了時間,又耗費了精力,特別容易造就沒有主見、沒有責任心的下屬,并反過來加重自己的負擔。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有難以企及的地方,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尋求幫助。一個領導者也是如此,他不可能事必躬
親,任何事情都親自參與,這樣做也沒有必要。領導者應該懂得授權,把一些事交給手下去干。授權不是一句話,那是一種許諾。領導者要讓下屬感到你已經把權力給予了他。而且領導者也有必要讓受權者之外的人知道,只有這樣,受權者才可能坐鎮(zhèn)指揮、操作自如。
明責授權,協(xié)調裁決,是領導者的重要職責,是實現授權領導的必要條件。授權的目的,是使領導者自己集中精力抓大事,從某種意義上講,導向作用是領導者更為本質的職能,領導人不僅要當好“裁判”,更要當好“教練”。當然,下屬盡管在責、權、利、人、物、財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較大的自主權,領導者也不該甘當“甩手掌柜”,對下屬不聞不問,而要隨時加強指導監(jiān)督。凡屬事關全局的大事、重要的決策,都要親自過問,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