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全面提高:學習要博廣,不能偏頗單一(7)

學孔子當老師的智慧 作者:高敏


 

7以射、御為核心的體育

【原典】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門弟子曰:“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p>

——《論語·子罕》

【釋義】

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zhèn)ゴ蟀?!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贊他?!笨鬃勇犝f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于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這段話,錢穆《論語新解》這樣闡釋說,“孔子聞黨人之稱美,自謙我將何執(zhí)。射與御皆屬一藝,而御較卑。古人常為尊長御車,其職若為人下。又以較射擇士,擅射則為人上。故孔子謙言若我能專執(zhí)一藝而成名,則宜于執(zhí)御也。”《孟子·滕文公下》曰:“御者且羞與射者比”??磥砜鬃哟搜源_有自謙的成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駕車可以縱橫馳騁,涉獵廣遠,是“通才”型人才的象征;射箭目標明確,心無旁騖,是術業(yè)專攻的“專家”型人才的象征。所以,孔子此話也可以理解為:“我當一個博學的通才呢?還是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呢?我寧愿成為一名博學的通才!”

不管怎么理解,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孔子對“射”和“御”都不外行??鬃邮且晃簧聿母叽?、勇猛有力的人。《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古代的尺比現(xiàn)在的尺要短,周尺的一尺為現(xiàn)在公制的1991厘米,這樣計算,孔子的身高約在180米以上?!蹲髠鳌氛f:魯襄公十五年,從諸侯之師攻入逼陽城,所懸城門突然放下,孔子舉起城門,救出了諸侯之士?!秴问洗呵铩芬舱f:“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p>

孔子具有這樣的體格和氣力,這和他經常從事體育鍛煉是分不開的。孔子喜好多種強身活動,射、御造詣尤深?!抖Y記·射義》謂“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足見他射技高明,因而吸引了如此多的觀眾。除了射、御之外,孔子也愛好打獵和垂釣活動,曲阜孔廟刻畫的《圣跡圖》中就有他參加獵郊的記敘:“孔子仕魯,魯人獵郊,孔子亦獵郊。”

孔子不僅加強自己的體育鍛煉,同時他還把體育和德育、智育一樣列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內容?!妒酚洝た鬃邮兰摇分杏涊d:孔子弟子“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這是說他的學生通曉包括射御在內的六藝者有七十二個人。據(jù)《孟子·盡心》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又有《韓詩外傳》記載:“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說明孔子多次登山,有時還帶著他的學生一起活動。他在魯國做官時,曾與民眾一起打獵,“魯人獵郊,孔子亦獵郊”(《孟子·萬章》)。以上事例,都表明孔子并不主張只是靜坐讀書,而是以身作則地要求學生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孔子的體育思想對后人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這方面我們可以從歷代學者的言論和著作中得到證明。例如,《禮記》中就有“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四體既正,膚革充盈”等重視體育方面的言論,可以說是孔子體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因為《禮記》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所著的經典著作。漢代董仲舒主張:“體欲長勞,而無長佚。”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顏元,則更為積極地宣揚孔子的體育思想,他尊稱孔子為“教天下以‘動’的圣人”,他對孔子的“六藝”中的體育因素也有過許多精辟的論述,他說“孔子習行禮樂射御之學,健人筋骨,和人血氣,調人惰性,長人仁義”。毛澤東1917年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的著名體育論文《體育之研究》中說:“仲尼取資于射御”,“孔子七十二而死,未聞其身體不健”,對孔子所提倡以動養(yǎng)生的方法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孔子的體育思想是古代中國人民愛好體育運動傳統(tǒng)的反映。作為民族文化之一的體育,在我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里,就有類似“射御”的記載。古禮規(guī)定,男子必須接受射的教育,公認射箭是男子必須學會的本領。《禮記射義》中說:“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鳖欘R剛在《史林雜識初編》中說:“吾國古代之士,皆武士也?!畬W’者即射,學宮即司射之地耳。”周成王對封為魯公的伯禽曾經說過:“夫有文無武,無以威下;有武無文,民畏不親;文武俱行,威德乃成。”在當時,一年之中,基本上是三時務農,一時講武?!抖Y記·月令》中說:“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蔽髦軙r重射,男人自童年即普遍習射。《禮記·內則》記載:“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痹谀菚r,射的技能的高低成了男人本領大小的象征。《周禮·地官·保氏》記載:“保氏掌諫王惡,而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武射,四曰武馭,五曰之書,六曰九數(shù)?!边@里的“射”和“御”可以說是體育項目。以上這些都說明了孔子體育思想的形成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健康的身體是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體乃載智之舟,寓德之本”,沒有體育就不能奢談其他各育。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完全人格,首位體育”。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說:“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育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育也?!斌w育的功能“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使人“身心并完”。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身體力行,即使不是體育教師,也應抽時間、因地制宜、形式多樣進行行之有效的體育鍛煉,并鼓勵和帶動學生參加,以獲得健康的體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