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節(jié):學會利用大自然的饋贈(1)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全書 作者:(美)維妮弗里德·斯特娜


觀察力是通向一切知識的門戶

培養(yǎng)孩子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力是父母的一個重要教育使命。因為,觀察力是通向一切知識的門戶,是科學實驗和科學發(fā)現的基礎。

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智力,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方面可能在眾人之上?!?/p>

很多偉大的藝術大師能夠畫出傳世的作品,也恰恰源于他們有敏銳的觀察力。相信大家都知道福爾摩斯這個名字,是的,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偵探,當他第一次與華生見面的時候,就一眼辨別出華生是一名去過阿富汗的軍醫(yī)。他為什么能夠這么快地知道呢?答案很簡單,這一切源于他從小養(yǎng)成的善于觀察周圍任何細節(jié)的能力。

幼兒觀察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幼兒心理發(fā)展和認識世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為培養(yǎng)維妮弗里德的觀察能力,在嬰兒時期,我就在她房間里準備了很多偉大藝術家作品的復制品和雕塑,并把一些有益的圖片制成圖冊,使小維妮弗里德從嬰兒時期就積累了一些審美意識,并且知道一些偉大作品的名稱。

這些效果非常明顯。當維妮弗里德兩歲的時候,她就讓一位藝術品經銷商大吃一驚。因為在藝術品商店里,看完陳列品后,維妮弗里德問他為什么他的商店里沒有米洛和金星第奇的維納斯雕塑,一個兩歲的孩子居然知道這些,讓人很難以置信。事實上,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此時的維妮弗里德具有天才般的智商,這一切得益于她一出生就能觀察到這兩件藝術作品,時間久了就能輕易地區(qū)分它們。而此時大多數兩歲的孩子可能才知道區(qū)別一把椅背挺立的椅子和彎形搖背的椅子。

當然,在維妮弗里德很小的時候我還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來教育她。值得一提的是小維妮弗里德的第一個玩具——一個深紅色的氣球,那是她父親在她 6周大的時候買給她的。她父親細心地用繩子把氣球拴在小維妮弗里德的手腕上,這樣,當維妮弗里德上下揮舞手臂的時候,氣球也會隨著上下擺動。我相信,6個星期大小的維妮弗里德會對著這只氣球產生印象。等她大了些,我們開始用氣球教她感知圓、輕的概念。當我們用氣球跟她玩耍時,小維妮弗里德很快學會了拋接氣球。

當維妮弗里德更大一些的時候,我們經常帶她到戶外活動,這樣她就可以見識大自然的美麗神奇。這時我會和她玩一個叫做“重復他們”的游戲。比如看到一朵金盞花,我會首先說出這種植物的名字,然后維妮弗里德會嘗試著描述這種開花植物的所有特征,例如花的顏色、花瓣的形狀及數量、葉子的形狀等,這樣她就會在下次輕易地從很多花朵中將金盞花認出來。有時,這些關于一棵樹或一朵花的描述游戲,我們會在一天之內重復多次。小維妮弗里德也會在散步歸來后把她看到的東西描述給她父親聽,她做這一切的時候通常興致勃勃,每每描述完總會非常驕傲地仰著她的小腦袋,當然,她父親這時也會慷慨地給予她足夠的鼓勵和贊美。

對于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比如給他們糖果的時候,可提醒孩子糖果的顏色、大小、紋理等,對于細心的母親來說,這可以非常容易地做到。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在建立觀察習慣的過程中,常常顯得不知所措,所以在進行觀察習慣的訓練時,應該注意幫助孩子建立明確的觀察目的。如在孩子觀察事物時,給他們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的問題,使得他們帶著任務去觀察。孩子越小,任務就應該越具體。比如,當你問比較小的孩子們:“這圖片上的小狗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會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如果你換成另外一種說法:“你看看圖片上小狗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這只小狗的毛發(fā)是什么顏色的?”孩子就會很容易地給出完整答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