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將所有這些見解綜合在一起,遂產生出一種統(tǒng)一的使人信服的學說,即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馬克思所說的“辯證”就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和進化的狀態(tài),一切的變革都是由于事物對立成分的沖突而引起的?!稗q證”這個詞源出于希臘語,當初是指通過爭論而得出更高一層結論的方法,作為一種邏輯方法來使用。在黑格爾和馬克思看來,辯證的含義,是指整個歷史、甚至整個現(xiàn)實世界都是隨時間發(fā)展的過程,各種事件在明確的歷史方向里單一地和帶有深遠意義地開展;每一事件的發(fā)生都是按照適當的順序進行的,都有充分的原因;至于歷史,盡管不是完全的預先決定的,但總是由于非人為力量和深刻的結構變化而形成的,而不是因個人或偶然的事件而決定的。
馬克思在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與黑格爾不相同。關于社會變革的原因,黑格爾強調把思想的因素放在首位,馬克思則強調要把物質的條件,或者說生產關系(包括技術、發(fā)明、自然資源和財產制度等)放在首位。這些物質現(xiàn)實創(chuàng)造了人民生活于其中的社會世界。人們接受什么樣的宗教、哲學、政府、法律以及道德價值,都是由“生產關系”決定的。根據馬克思的看法,黑格爾的錯誤在于,他相信觀念先于現(xiàn)實世界而存在,并且觀念產生了現(xiàn)實世界。例如,黑格爾認為,由于腦子構想出自由的觀念,然后才在希臘城邦、基督教領域、法國革命以及普魯士王國里實現(xiàn)了自由。按照馬克思的看法,情況完全不是這樣。他認為,自由的觀念,或者其他任何的觀念,都是由現(xiàn)實的經濟和社會條件所產生的。條件是根,觀念是樹。黑格爾則認為,觀念是根,而產生觀念的現(xiàn)實條件是樹?;蛘呷珩R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黑格爾本末倒置。
馬克思提供的歷史發(fā)展的圖畫大致如下:物質條件或者生產關系產生了經濟上的階級。土地所有制的條件,產生了土地所有者或封建階級。但是,隨著在貿易航線、貨幣和生產技術方面的變革,一個新興的商業(yè)階級或者資產階級產生了。每個階級,不論是封建主階級或者資產階級,都發(fā)展出適應本階級需要的意識形態(tài)。流行的宗教、政府、法律和道德觀念,無不反映出這些階級的觀點。這兩個階級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沖突。反對封建勢力的資產階級革命相繼爆發(fā),如1642年在英國,1789年在法國,1848年在德國,雖然德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遭到了夭折。
同時,隨著資產階級的發(fā)展,必然要引起另一個階級產生,即它的辯證的對立面——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就是資本的私有主,無產者就是除自己的雙手以外一無所有而靠工資為生的工人。一個國家日益資產階級化,就使更多的人變成無產者。生產在工廠里越是集中進行,革命的工人階級的力量就越是加強。在競爭的條件下,資產階級更傾向于彼此虎視眈眈、互相并吞;工廠、礦山、機器、鐵路(資本)日益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其他的人則淪為無產階級。最后,無產階級化的群眾僅僅從剩下的資產階級那里把一切接受過來就是了。它“剝奪剝奪者”,廢除生產資料方面原有的私有財產。
社會革命于是宣告完成。馬克思認為,由于產生階級的經濟區(qū)分的條件已經不存在,革命將創(chuàng)造一個無階級的社會。為維護資產階級利益而派生出來的國家和宗教也消亡了。但是,在資產階級的全部殘余被根除以前,或者說,在反革命勢力反對社會主義的危險消除以前,“無產階級的專政”是要暫時存在的。此后,國家將要“消亡”,因為已經不再有剝削階級需要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