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們在進行短暫休息,思想也不能離開學習。也就是說,我們的頭腦要沉浸在學習的洪水當中。不管我們身在何方、在做何事,都要試著詢問自己:“這件事對學習有幫助嗎?”當然,你也可以睡覺,但是腦中一定要擁有明確的意識,那就是現(xiàn)在的睡眠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學習。只有存在這種意識,才不會隨意浪費時間。假設你在整理某種清單,記住,這是在作業(yè),而不是學習。一定不要把學習和單純的工作混為一談,屁股坐在凳子上,進行的并不一定都是學習。
正當我們的思緒漂浮不定時,書中某個單詞突然映入眼簾,這時就是我們開始再次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良好契機。就好比按鈕中的ON、OFF鍵,此時正是切換神經(jīng)松弛與緊張的時刻。
相比我們刻意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的這種自然的開關會更利于我們的學習,而且時間長了,積累下來的學習量也是相當可觀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可以把這種學習方法理解成“時斷時續(xù)”的學習方法。
不管你的學習時間是30分鐘還是90分鐘,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千萬不要以為“堅持就是勝利”。讓我們一起,靈活運用大腦的這種特點,提高注意力的“密度”。
我們所說的集中注意力,是在大腦中抑制與學習無關的其他功能區(qū),而最大限度地活躍與學習有關的功能區(qū)。這時大腦中會出現(xiàn) 腦波和 腦波, 腦波有助于人們處于較平靜的狀態(tài)中集中注意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對記憶力的提高也有幫助。
腦波有助于人們處于較緊張的狀態(tài)之中,從而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斷,合理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就這樣,神經(jīng)的一松一緊,可以使我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中。
不過血清素的持續(xù)作用時間只有90分鐘左右,大多數(shù)的電影長度在90分鐘左右,為兒童準備的動畫片時間也較短暫,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超過90分鐘之后,大腦就很難再高度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