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07:閱讀能力——閱讀改變?nèi)松瑤秃⒆油崎_智慧之門
書籍是人類的智慧寶庫,閱讀是擁有它的唯一方式。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長孩子的見識,推開智慧之門。
【親子現(xiàn)場】
案例1:
毛主席14歲時被迫輟學,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讀書。每天下地干活的時候,他都會悄悄帶上一本書,一有機會就擠出時間來讀書。長大后,即使身處鬧市,他也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在他故居的臥室里,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占領(lǐng)了。
毛主席從來都反對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愈的詩文全集時,除少數(shù)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鉆研,從詞匯、句讀、章節(jié)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愈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
《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60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50年代讀,60年代讀,到了70年代還讀過好幾次。
同時,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都會在上面以各種符號標注下來,還寫了很多批語。毛主席的良好閱讀習慣,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案例2:
敏敏拿著最近一次語文測驗的試卷回家,媽媽看了看她的答卷,發(fā)現(xiàn)她的客觀題答得不錯,但是閱讀題得分很少,導致整個試卷成績不理想。
媽媽為她分析了失分的原因,讓她加強閱讀能力的訓練,下次如果還是這樣就懲罰她。敏敏聽了媽媽的話,覺得很迷茫,因為媽媽只是批評她,而沒有教給她正確的閱讀方法。
媽媽加緊了對敏敏的監(jiān)督。她增加了敏敏閱讀題目的數(shù)量,每次敏敏做作業(yè)的時候,她都會在旁守著,遇到孩子難以解決的問題,她就告訴孩子答案,卻沒有給孩子講明是如何思考的。
下次考試,媽媽以為孩子這次的閱讀題會有所提高,可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敏敏沒有學會閱讀的方法,沒有掌握技巧,所以考試還是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