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不敢與人交往(2)

童心解碼:0-3歲幼兒常見行為心理解讀 作者:石娟


 

爸爸媽媽怎么辦?

要想改變孩子不敢與人交往的現象,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R家長可以嘗試舉辦家庭演出,鼓勵孩子在家人面前表演

表演和游戲,是改善孩子不敢與人交往的好幫手。最初做這項游戲單純由家庭成員參與,每個人扮演一個角色。內容可以是背一首詩、唱一首歌或跳個舞等。當然,把說話最多的角色和機會給孩子。因為是和朝夕相處的親人在一起,孩子沒有精神上的顧慮,表演起來會比較放松。這時,全家人應以掌聲鼓勵孩子,給他自信。當孩子愛上了這種游戲方式之后,征得孩子的同意,請一兩位他熟識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來當觀眾,爸爸媽媽事先要和他們說好:“一定要夸獎孩子”。孩子被外人夸獎后,心里一定會美滋滋的,覺得外人都喜歡自己,從而充滿自信。這樣,再出去與他人交往時,膽子就會大起來了。

R為孩子提供交往的場合,給孩子做出主動交往的榜樣

家長可以讓兩三個同齡兒童輕松愉快地在一起呆上一會兒。小家伙們可能會相互凝視,注意別人的行為,這時候,家長可采用介入方式,與被自己孩子注視的一方親熱親熱,摸摸他的頭,親切地叫他的名字,同他交談,或是給他玩玩具等,增強孩子對小伙伴的興趣,孩子可能會模仿大人的行為,與小伙伴親切友好地接觸。兒童之間的交際時間最初可安排兩三分鐘,以后可逐漸延長到10分鐘。家長可以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面對面在一起的機會,不給孩子提供任何玩具,刺激孩子使用語言進行相互交流,家長可鼓勵自己的孩子向對方作出主動交往的姿態(tài)。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活動能力時,家長就可以讓孩子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進行追逐、捉迷藏、擊掌等游戲,讓孩子們深深感到共同游戲的快樂。從而,愛上與人交往。

R多鼓勵孩子與外人接觸,讓他嘗到接觸的甜頭

家長平時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時,如果允許的話可以把孩子帶上,比如,到有孩子的鄰居家里串門,與朋友一起帶著孩子出門游玩等。并且要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建立起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在這其中,如果孩子稍有進步,家長應該給予表現,稱贊。比如孩子敢于主動去借小朋友的玩具,家長就應該鼓勵他。如果孩子與大人交往還是膽怯,家長可以從他與比他年幼的孩子交往,因為年齡的優(yōu)勢會為他帶來能力上的優(yōu)勢。當孩子在與較小寶寶交往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交往經驗、建立起自信時,他們就逐漸敢于其他人交往了。嘗到了與人交往的甜頭后。孩子的自信心自然會增加,自然變得更愛交往。

總之,孩子不敢與人交往對孩子的成長和將來的成才是極為不利的,做家長的切不可坐視不管,應該找出孩子不敢與人交往的心理原因,然后再對癥加以矯正,相信這樣,孩子一定會漸漸變得大膽起來,敢于主動去與人交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