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到底什么是婚姻?
答:婚姻是留住你的女友,不讓她回父母家。(六歲的埃里克)
在浪漫期,對方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可以照顧自己的焦慮和需求的對象,這種觀點起源于早期童年的物化經(jīng)驗。就嬰兒而言,這種物化是正常的,他們以物化的方式與外界建立關系,將外界劃分為"許多對象",學習在對方的背景中互動。早期關系的對象(通常是父母和兄弟姊妹)被視為保護者和照顧者,這些人是日后建立關系時選擇對象的原型。
在親子關系中,雙方都有物化的情形。父母起初并不了解子女,子女是父母投射想象和愿望的小小對象,其實嬰兒的自我尚未發(fā)展,沒有什么"個人"的性質(zhì)可供了解。同樣的,小孩也不認識父母真正的個人特質(zhì),父母只是個對象,可以滿足欲望、保護小孩、供應需要。許多人并沒有在長大后跳出這種觀點,父母后來想建立較屬于人對人的關系時,小孩常常拒絕改叫父母的名字。
即使長大成人之后,許多人在關系中仍停留在這種物化的狀態(tài),在角色中運作,并期望別人也是如此。物化階段的關系就是浪漫期,這種關系顯然并不是人對人的關系,因為雙方都不了解對方,所以無法真正接納對方的個人特質(zhì)。
基本問題:潛在的不安全感
浪漫期的人把自己對完美伴侶的概念投射到對方身上。小孩對父母的投射是為了處理不安全感,父母對小孩的投射是為了擁有具有意義的對象,約會中的男女彼此投射,商業(yè)伙伴的關系也如此投射。
人在關系中選擇具有特定特質(zhì)的人,以符合內(nèi)在的形象。簡言之,人有既定的想法,認為什么人會是完美的伴侶,然后被符合這種形象的人吸引。他們相信自己能和這個理想人物建立關系,借此解決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安全感。問題在于尋找某人來滿足自己浪漫的愿望時,會把重心放到自身以外,于是變得軟弱、不認識自己、無法和他人有關懷的對話。在關系中,他們的伴侶會成為擁有的對象,而不是一個人。
問:幾歲是適當?shù)慕Y(jié)婚年齡?
答:等我從幼稚園畢業(yè),就要為自己找個老婆。(五歲的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