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顯德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上一章談道體,這一章談體道之人。道是什么?真一之炁,中庸之德。體道之人應(yīng)具備的八種品格:豫、猶、儼、渙、敦、曠、渾、不盈。豫則謹(jǐn),猶則慎,儼則敬,渙則溫,敦則厚,樸則誠,曠則達(dá),渾則和,謹(jǐn)慎、嚴(yán)敬、溫潤、敦厚、誠樸、曠達(dá)、渾和,這樣的人在塵中修道,不顯山露水,在塵中積德,不求名聞利養(yǎng),所修是真道,所積是玄德。
古代修道的人樸實(shí)不做作,現(xiàn)代人穿道袍、穿袈裟、蓋宏偉的廟宇,莊嚴(yán)的外相做得很足。古代修道的人小心謹(jǐn)慎,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微,道之幽深,不可識;妙,道之精粹,不可識;玄,道之難窮,不可識;通,道之廣博,無所不通,不可識。能探微、究妙、悟玄、通三界,內(nèi)外看得一清二楚,叫微妙玄通。內(nèi)觀了解內(nèi)外的一切,叫通達(dá)。對外達(dá)天下,對內(nèi)達(dá)全神之靈,使他暗里珠明,光透百骸,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故無可識,故不識。
古代修道的人什么樣呢?豫兮,若冬涉川。豫,小心謹(jǐn)慎,像走在冰河上一樣,時時刻刻不離先天虛無的無為,怕漏氣走丹,怕稍微放松對無為的堅持,陽氣就會不生。猶兮,若畏四鄰。猶,一種動物,性警覺。這里形容修道者不敢輕舉妄動,怕驚動四鄰。那澄靜本來,猶恐有外魔來攻,如有鄰舍竊取,存敬畏以防之。儼兮,其若客。儼,恭敬。像宴請尊貴的客人,不敢有一點(diǎn)放肆,才會靜到澄清的地步。渙兮,若冰之將釋。渙,釋然。入靜大定時,如履春冰一般,防其驚異,恐走失靈根,發(fā)生不測。魂魄被驚散了,人就麻煩了。保身之要也。此時一定要有人護(hù)持不被打擾,人命關(guān)天。敦兮,其若樸。敦,敦厚。不尚雕鑿,素其玄風(fēng),不可玩神通,存澄靜為用,體元始之理,行元始之事,以神歸元始,以氣合元始,以身化元始,以心意混元始,皆成一炁之樸。曠兮,其若谷。曠,虛懷若谷。廣曠虛中,若太虛之體,為一大竅,任其烏兔東西,炁合自然,存靈守真,中中乃得,是我舉動之靈,歸于空谷。渾兮,其若濁。渾,渾厚本色。渾兮若濁,本來混一,虛后天之心靈才顯,靈與炁合,復(fù)渾,又從此渾中求明,到此明處,人以為濁,惟我獨(dú)清,任以馬牛呼之,只自固真一,返其當(dāng)來,以脫尸骸,方能解脫。人像死了一樣固守,才能陽神出竅,獲得解脫,不使鬼神專權(quán),惟我自主,始見真神。表面上看著像死了好幾天的人,但內(nèi)在非常的清明,內(nèi)清而外若濁。有的瘋道人,扮裝成乞丐混跡于鬧市,那是為了遮凡塵俗目而已。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誰能像古代修道者,濁內(nèi)求清,清中更澄?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誰能像古代修道的人,安身心,久久如一,體本末終始,先后不改如初,時時除行,不去貪求。后之學(xué)者,逐一遵行,得定、靜、虛、得之妙,才算近道。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能像前面說的古代修道者那樣,才能保有道。保此道,守中無盈,不盈難溢。盈是生的克星,不盈就會生生不息。敝不新成,去舊更新。去其形,去其心,去其意,小心漸進(jìn),無妄無退。如此修道,必然成功。
心靜則清明在躬,如止水澄波,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鑒萬物之玄妙。道微妙玄通,入定內(nèi)細(xì)細(xì)覺察,方得通達(dá)。入定,人的意識心如濁水被漸漸澄清,五根向內(nèi),凝神一處,五根合成一大靈根。五根通,耳朵可以看字,看到一個人的照片,即便其遠(yuǎn)在美國,也可以給其診?。豢吹揭粋€名字可以知道他未來幾十年的事情。這一點(diǎn)不奇怪,人人都是道體,個個具備神仙的功能,只要虛心入道。這一靈根她帶著多少世紀(jì)的信息進(jìn)入人體,過去、未來對她沒有時空限制,只要一念就來到,一念就可以做成功。呂祖說她是當(dāng)來,當(dāng)下那一覺,一醒既是,轉(zhuǎn)眼就非。
這一靈真性見到真精就扭結(jié)成一處,結(jié)成光珠,金光在體內(nèi)閃耀,光透百骸,形神俱妙,玄妙得用語言很難形容。在杳明中靜候元精的出現(xiàn)時,稍有不慎,元精就散掉了。靜極生動,無中生有,保持虛心寂照,稍一放松,真陽就不能生。因為妙明真心現(xiàn)前,必須絕對地安全無人打擾,防止受驚。就像待最尊貴的客人,時刻恭敬。這是在體元始之理,行元始之事,神、炁、心、身皆返回初始。一炁之樸,是說一還沒有分成陰陽二的本來狀態(tài),一旦動了分別意識,一炁就樸散開來。保持一,如如不動。人心如空谷,合太虛之大竅,大靈之虛體虛竅。
渾兮若濁,凡人之濁是真濁,圣人之濁,渾若濁,至濁而至清。澄而靜心,靜久而清光現(xiàn)。安于本性,養(yǎng)之久久而生之徐徐,采以為藥,煉以為丹,靜以凝神,動以生氣,即守中,即陽生活子時也。由此一升一降,收歸爐內(nèi),漸采漸煉,漸煉漸凝,無非一心不二,萬緣皆空,保守此陽而已。有而不有,虛而愈虛,有至虛之心,無持盈之念,是以能返真一之氣,得真常之道。真陽生起,渾身酥軟如綿,如春情蕩漾。但是火候必須及時調(diào)整,功成立刻身退,不要什么好上加好,那就火大燒焦了。男人無念自然勃起叫活子時,表示體內(nèi)一陽初生。如果加了意念,轉(zhuǎn)化成性欲,元精離宮而出,化成凡精,就叫濁精,不可當(dāng)藥。陰陽丹法,對鏡無心,元精清純,色空不二。一般人休要問鼎陰陽,那不過是性欲的發(fā)泄。只有處靜用虛,心清德明,欲定性平,才能處塵而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