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的中國中世紀告訴我們,儒化是災難性的,清談儒效更是荒唐。海外一些學者(比如MichaelBillington)根據(jù)近千年中國人口變化曲線斷言:因為人口增加的年代也是儒家大行其道的年代,所以只有儒家才會給中國帶來經(jīng)濟、科學和文化的繁榮。這種觀念出自對歷史的極度無知,比照附錄一《中華原文明譜系》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中世紀,一個王朝開始時儒化程度一般都不深,常常是法家主政,所以人口會增加,隨著儒化程度的加深,國家的衰弱,外族入侵就會導致人口迅速減少,這才是“世界人口歷史圖集”所反映的本質內(nèi)容(見下圖)。
來源:世界人口歷史圖集,ColinMcEvedy,RichardJones
最近儒效問題的興奮點是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但連“四小龍”的精神領袖之一、新加坡內(nèi)閣咨政李光耀也明確宣布,四小龍的興起與儒學無關,“儒學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過時了”。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從黃帝時代至西漢末年儒化以前的中國,種族核心和領土都在不斷擴大,之后便是停滯和災難——先是五胡亂華,再是蒙古人和滿族人的大屠殺,最后是上個世紀日本人的侵略。中國歷史有一個不易被人察覺到的規(guī)律:儒興則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