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興則國衰
我們不防看看歷史上誰在花費大量國力尊孔、祭孔,并把這種現(xiàn)象當(dāng)作文明異化的指針。這里應(yīng)把劉邦除外,因為他鄙視儒家,以向儒冠撒尿聞名,他經(jīng)過魯國時以太牢祭祀孔子似乎只是做做樣子,沒有什么下文了;光武帝劉秀也和劉邦相似,只是派大司空宋宏到曲阜,不過以“柔道治國”的劉秀是尊敬儒生的,也沒有向儒冠里撒過尿。
孔子卒于周敦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鬃铀篮蟮诙?公元前478),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按歲時祭祀。
漢元帝(公元前48~33)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闕內(nèi)侯,號褒成君,賜食邑800戶。
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于太學(xué)及郡縣學(xué)祭祀周公、孔子。從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xué)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活動。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72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
隨著祭孔越來越普遍,加在孔子頭上的帽子也越來越高。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孔子被封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就成了文宣王。宋真宗尊他為“至圣文宣王”,元中晚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又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封號。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封孔子“至圣先師”。
近代,1914年袁世凱頒發(fā)《祭孔令》,進(jìn)行中華民國首次“官祭孔子”活動;1968年,臺灣教育部奉蔣介石的指示,邀集臺灣內(nèi)政部等相關(guān)人員,并且聘請學(xué)者、專家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后再經(jīng)過兩年的研討改進(jìn),1970年由臺灣內(nèi)政部公布實施。
一般來說,在一個朝代轉(zhuǎn)弱或衰弱的時代儒家就大行其道,大體直到這個朝代滅亡為止。推動這一進(jìn)程的人是主張儒家治國的士大夫階層。大黃金時代肅清血緣貴族制后,士大夫階層通過裙帶官僚體系試圖取代血緣貴族,形成新的特權(quán)階層。
中國古典政治理論的社會功勛制使除皇族之外所有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都可以通過為社會做貢獻(xiàn)(無論軍功還是事功)參政。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列出“農(nóng)、虞(虞主要指資源生產(chǎn)類的行業(yè))、工、商”四種相輔相成的行業(yè),認(rèn)為:農(nóng)、工、商、虞這四個方面,是人民衣食的來源,來源大則富裕,來源小則貧困。來源大了,上可以富國,下可以富家。(《史記?貨殖列傳》原文: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
到150年后班固寫《漢書》時,卻將社會分為“士、農(nóng)、工、商”四民,什么是“士”呢?班固所說的士“相與言仁誼于閑宴”,不從事實際生產(chǎn),只是在閑宴上空談仁義道德就行了,所有與實際生活相關(guān)的事都是“俗事”、“鄙事”。軍官要少談軍事,官員也要少談律令(清朝時判案全部交給刑名師爺),工業(yè)技術(shù)更是誰也不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