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孔子首倡“禮治”與“仁學”(5)

先秦諸子精神 作者:孫開泰


子夏在孔門弟子中是比較注重功利的?!墩撜Z·子路》記載,子夏任莒父的地方官時,向孔子問政,孔子對他說:“不要操之過急,不要貪圖小利。因為操之過急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則大事往往辦不成?!睆倪@里看出,在孔子眼里子夏是有點貪圖小利,而又操之過急。也就是說,他有注重功利的傾向?!墩撜Z·雍也》還記載孔子批評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奔磩窀孀酉囊嘀匾晝刃牡赖碌男摒B(yǎng),不要太注重外在事功,而流于求飽暖的小人儒。這里可見孔子已經看到了子夏尚事功的傾向,并且給他提出了批評。

《論語·子張》記載子夏說“百工居肆以成其事”,這是重視實際的,同時也可見子夏有明確的社會分工的思想?!墩撜Z·子張》還記載他主張“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边@是一種重視實用的事功思想。子夏把為政與學習的關系講得很清楚,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這種重視事功與實際的思想,遭到子游的反對。子游認為子夏的門徒對根本(即“道”)不重視,而只注意“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枝節(jié)的問題。這種批評顯然是不公正的。它倒是從反面說明子夏之學注重實際的優(yōu)點。他是通過實際來體驗對道義的認識,即子夏所說:“君子學以志其道”。他善于身體力行,主張事情要從具體的地方著手。他說:“對妻子要注重品德而不注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夠盡心竭力;在朝廷上侍奉君主能有獻身的精神;與人交朋友,說話要講信用。如果這樣就是進行學習了”(《論語·學而》)。這種思想與法家重視功利的思想十分接近。而且他還強調“信”,主張“君子要取得民眾的信任以后才能有勞于民眾”。這正是后來法家“示民以信”的思想。

子夏還有很可貴的重“勢”的思想?!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子夏說:“善持勢者早絕奸之萌”。這是他總結《春秋》的歷史,其中有不少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事實,而得出重“勢”的思想,利用權勢來防止這種奸詐的陰謀的發(fā)生。子夏關于“勢”的理論對以后的法家有直接的影響。活動于齊宣王、齊閔王時的慎到,其貴“勢”的學說,當是來源于子夏。以后韓非總結法家的理論,將勢作為法家法、術、勢三大理論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子夏可以說是法家理論的主要來源之一。

子夏在魏國西河講學,受到魏文侯的支持,因而形成了以子夏為首的西河之學?!逗鬂h書·徐防傳》李賢注說:“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這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學術集團。它包括了魏文侯在內的一批有學問、有才干的人物,在魏國初期的變法改革起了積極的作用。當然這與子夏的思想不能沒有關系,子夏在政治上也是主張改革的。他在同魏文侯討論禮樂時就提出過他的政治主張,他說:“圣人提出以君臣父子作為‘紀綱’,‘紀綱’已經正了,天下便得到安定,天下得到安定,然后才能正音律,和五聲?!彼詾橐魳肥恰坝脕韰^(qū)別貴賤的等級,使其各自得到適宜的地位。這就是表示為后世之所以有尊卑長幼的次序”(《史記·樂書》)。在這些帶有濃厚儒家色彩的言論中,表達了子夏對建立新的封建統(tǒng)治的政治秩序的構想。他還告訴魏文侯,在聽到各種不同的音樂時要思念各種不同類別的大臣。如聽到鐘聲就要思念武臣,聽到磬聲就要思念封疆之臣,聽到琴瑟的聲音就要思念忠義之臣,聽到竽笙筲等管樂的聲音,就要思念理政的大臣,聽到鼓聲就要思念帶兵作戰(zhàn)的將帥。(同上)這就是說,要從音樂中聯(lián)系到為政的志向,使兩者符合。只要君主與朝廷中各個方面的大臣協(xié)調一致了,達到互相尊敬協(xié)和的地步,就什么事情都可以辦成了。子夏這種思想,是適應魏國當時社會發(fā)展需要而提出來的,對魏文侯的變法改革無疑起了推動的作用。不僅如此,他所說的建立以君臣父子為“紀綱”的觀點,成了以后經過荀子、韓非和董仲舒而形成的對中國封建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三綱”之說的理論基礎。

但是子夏的思想并不徹底,他只是一個從儒家向法家過渡的人物,他沒有完成這個轉化。這個轉化最后是由他的學生李悝等人完成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