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戲,馳夜禁,游文廟,結燈社,射文虎。
少年試武藝。兒童跳鬼、迎巧燈、扮雜戲,燃放煙花爆竹。
賣藝人舞獅,或表演其所擅長的其他技藝。
晚上出龍燈,燃放煙花爆竹。如果有多年不生育的人,龍燈到家門口時,作“麒麟送子”表演。
準備明日食用的元宵。
[試燈]
因為上元有張燈的習俗,所以叫做“燈夕”,又名“元宵節(jié)”。本日為燈節(jié)第一天,故名“試燈”。我國的制燈工藝,古時就已十分發(fā)達。每到元宵,各色花燈精奇百出,形態(tài)多樣。有人物,例如西施采蓮、張生跳墻、劉海戲蟾、東坡夜游、嫦娥奔月之類;也有花果,例如荷花、梔子、葡萄、瓜、藕、牡丹、柿子、橘子之類;還有禽獸百族,如鹿、鶴、龍、馬、猴、鳳、金魚、兔、鯉、蛙、蝦等。最奇巧的,則有玻璃球、云母屏、水晶簾、萬眼羅、走馬、畫舫、龍舟、亭臺、樓閣、冰燈、雪花燈等。除此之外,還有在花燈上繪畫工筆故事,取材于《三國演義》、《水滸傳》、《東周列國志》等歷史小說。有的花燈是相互關聯(lián)的一套,例如十二月花神燈、三十六行燈之類。更有用竹子編成河流九曲的形狀,建成規(guī)模龐大的迷宮,行人從正門進入,扶老攜幼,必須按規(guī)矩拐彎,否則迷不得出,名叫“黃河燈”?;羝纺糠倍?,實難枚舉。所用材料,則為楮紗羅綢、竹絲、玻璃、明角、魚骨、通草、麥楷等。舊時的豪門大家,時常耗費巨資恭請名手制作全套演義的紗燈,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掛在墻上,任人欣賞。江蘇梅里、浙江菱湖,燈彩的精巧,馳譽全國。至于三齊的玻璃珠,云南的絲料,丹陽的上耀絲,金陵的夾紗、羊角,杭州的羊皮,燕地的云母球屏,維揚的蛇皮錦,江北的紗雪,都以特殊的燈藝著稱。較大的城市,每到燈夕,商賈便匯聚市集,販賣花燈百貨,號曰“燈市”。
[陳百戲]
百戲就是古代的散樂,使身懷奇技異能的人,各顯其藝,如角扺、走索、吞刀、吐火之類。根據(jù)《后漢書·張騫傳》中的記載,百戲原本由西域傳入,在秦漢時就已十分發(fā)達。《史記·李斯傳》中提到,秦二世在甘泉宮“作角抵俳優(yōu)之觀”?!逗鬂h書》有:“罷魚龍蔓延百戲。”張衡《西京賦》云:“臨回望之廣場,呈角抵之妙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撞,沖狹鷲濯,胸突铦鋒,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笨梢钥闯霭賾蜃怨欧笔?。唐朝寶歷二年九月,皇上觀百戲于宣和殿,三日而罷。在宋朝,除明堂、郊祀、宣赦、大朝會、圣節(jié)、官府公筵、府第宴會之外,元宵前后,也有百戲,演出極為盛大。《宋史·禮志》說:“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張燈,大內(nèi)正門,結彩為山樓影燈,起路臺,教坊陳百戲?!痹诠糯?,以百戲為生的人,都是拖兒帶女,在街坊橋巷表演,從而求得房錢、酒錢。百戲品目繁多,有踢瓶、弄盌、踢罄、踢缸、踢鐘、弄花錢、弄花鼓、槌踢筆墨、壁上睡、虛空掛香爐、弄花球兒、拶筑球、弄斗、打硬、教蟲蟻、弄熊、藏人、燒火、藏劍、吃針、射弩、端親背、鎖壺瓶、錢包兒、撮米酒、撮放生、立金雞、草索上走、裝神裝、索上擔水、過刀門、過圈子、斫刀、老牌以及各種皮影戲、傀儡戲等。南宋理宗淳祏以后,根據(jù)《夢梁錄》,當時藝術高超的人,有包喜、陸壽、施半仙、金寶、金時好、宋德、徐彥、沈興、趙安、陸勝、包壽等。清朝末年,每逢廟會、神仙誕辰、節(jié)令以及其他重要嘉會,江湖賣藝之人便紛至杳來,琳宮梵宇,曠地表演,朝集暮散。燈節(jié)除舞龍燈之外,當然也應有百工雜戲,各出心裁,如秧歌、高蹺、花船、獅子、燈車等。
[放夜]
在過去,元宵前后,金吾馳禁,官放燈假,縱民游觀。凡是官府、私宅、寺觀、廟宇,均各自垂掛花燈。簫歌喧闐,百貨競陳,火花熾焰,士女雜織,往往通宵達旦,堪稱全國民眾的狂歡節(jié)?!段鞫茧s記》:“西都京城街衢有執(zhí)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許夜馳,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