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節(jié)(6)

中華風俗歷:活在歲時記里的傳統(tǒng)中國 作者:陳果夫


各一日,謂之放夜?!毙羷谝荒?,此時略使放任,方可體味人生之樂。正如《都門雜詠·上元》所詠:“金吾不禁往來頻,春靄良宵氣象新,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p>

[猜燈謎]

舊時元宵節(jié),文人除游文廟、走泮橋之外,時常擇地結社,巧作隱語,把花燈一面貼墻,三面貼題,任人商揣,稱作“射文虎”,又名“揣燈”、“打獨腳虎”,或叫“打燈謎”。謎頭都是經傳詩文、諸子百家、傳奇小說之類,又或者諺語什物、羽鄰蟲介、花草蔬藥等。題目隨意而出,猜中的,則以水果、食物、文具相贈。宋朝以來開始盛行,王安石搜集字謎數(shù)量很多,為燈謎之祖。明朝值燈市之時,多喜歡用詩詞作為謎面,把寫有謎題的花燈掛在寺觀墻壁上,名叫“商燈”。永樂初年,錢塘的楊景言就因為善猜燈謎而著名。燈謎相傳有二十四格,分別為解鈴、系鈴、移鈴、卷簾、雙鉤、回文、徐妃、蝦須、燕尾、落帽、脫靴、斷橋、踢斗、落雁、梨花、皓首、素屐、斷錦、睡鴨、掉尾、鴛鴦、玉帶、加冠、納履。

[跳鬼]

戴各種鬼臉,屈腳振臂而跳,謂之“跳鬼”,由上古時的“儺”演化而來。

[煙火]

火藥雜戲,始于隋煬帝,孟浩然把它稱為“火樹”。朱熹在彈劾唐仲友的狀子上說:“有婺州人周四會放煙火,仲友召喚來此,以呈藝為由,每次支破公庫酒錢約數(shù)百貫?!闭f明在當時已經有了專門以施放煙火為生的人?!段骱尽ぶ居唷份d:“淳熙十二年元夕,禁中燈火日盛,至二鼓,上乘小輦,幸宣德門,觀鰲山,宮漏既深,宣放煙火百余架,而駕始還。”上元節(jié)除張燈外,還要燃放煙火,說明煙火在宋朝已經盛行。煙火種類很多,有響炮、起火、三級浪、地老鼠、砂鍋兒、花筒、花盆、九條龍、雙蝴蝶、錢穿牡丹等式樣,都以火藥為主要原料。還有一種,舊時北京稱為“花盒子”,制成花草人物等形狀,以火硝及其他火藥填充,燃放時火焰甚大,能幻化成各種顏色形象,這種煙火國內各地都有,以廣東潮州所產最為著名。每到燈節(jié),各地大規(guī)模燃放,在華燈萬盞、燦然輝煌之夜,以此點綴和烘托,更覺錦上添花,蔚為壯觀。

[看龍燈]

江南童謠:“正月里,看龍燈?!蔽椠垷舻臅r候,時常用鼓樂引導,用笙歌伴奏,周圍還有滾龍、舞獅等雜技互相映襯。龍燈過處,觀者如堵,人們常常點燃爆竹,烘托氣氛,有的還用蠟燭相贈,表示喜愛,至于富有的家庭,還會用酒食犒賞舞龍的人。太平時節(jié),民間最樂于為此,以示豐登的預兆。從十一日練習舞龍以來,到今天技術已經熟練,故而可以開始出龍燈。如果有人不能生育,可以在龍燈到家的時候,加送燭儀,也就是燭火錢,此時,舞龍的人就會用龍身圍繞該人一次,再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個小孩,在堂前行繞一周,稱作“麒麟送子”,作為早生貴子的預祝。

[燈戲]

燈戲,也就是燈彩戲,即“斗牛宮”、“天下第一橋”之類。舞臺背景,全部用輝煌絢麗的燈彩點綴,以此吸引觀眾,和其他戲劇類似。舊時,南北各地的梨園,于元旦開鑼之后,就會排演燈戲,以備屆時演出。

[元宵]

燈圓,北方人叫“元宵”,一名“上元圓”,因為這是上元日晚上的必備食物,也可以叫做“珍珠園”、“浮圓子”,即粉制的細圓子,熟后開始上浮。做法是,碾米成粉,且要經過一道過水沉淀的過程使之潤滑,叫做“掛粉湯圓”,有甜咸各種餡料。有種不放餡料的,叫“實心湯圓”,南北都有。元宵始于宋代,周必大《平園續(xù)稿》有:“元宵煮食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坐間成四韻?!狈冻纱蟆渡显洝罚骸皡窍鹿?jié)物捻粉團樂?!薄痘拭魍ㄓ洝罚骸坝罉肥暝Γ牫济窀拔玳T,觀鰲山三日,以糖果圓油餅為節(jié)食。”可以看出,明初已經形成這種習慣,官員也都認為理應如此。《酌中志》載北京舊俗:“自初九日之夜,即有耍燈市,買燈,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白糖為果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