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督商辦,賭商承餉,賭餉從此與廣東財政結下不解之緣。
圍姓的具體賭法是票局立規(guī),剔除張、李、王、陳等大姓,這些大姓考生多,中榜的也多。圍姓只限于在票局規(guī)定的小姓中猜圈,在鄉(xiāng)試、會試、歲考、科考之前,票局把參加考試的小姓公布,參賭者從中圈畫20個姓為一票,票價一般一元,票局收票后發(fā)給參賭者一張?zhí)柎a憑據(jù),作為揭榜后中彩領取彩金之用。票局以圈姓命中率高低決定是否中彩及彩金級別,彩金分頭彩、二彩、三彩,一千票為一簿,即票資1000元。票局拿出600元派彩,200元充餉,另200元作為票局的毛利。頭彩最高可定300元,就是說若買一票高中,就能獲得300倍的回報,怎不令賭徒朝思暮想、趨之若鶩?其實參與者想中彩,何其難!票商雖然每局所獲不及幸運賭徒,卻是賺“?!保ǘǎ?,每簿都有百元以上的純利。
圍姓賭博,最初只有鄉(xiāng)試一種,為了擴大聚賭機會,漸擴大至其他官方考試,最后連縣、府兩級的小試也納入圍姓賭。
圍姓牟利之巨,唯鴉片販賣能與其比肩。但鴉片生意風險頗大,圍姓則是官府恩準的“公益”事業(yè),無虞風險。顯然,要想獲得承辦權,須與官府關系密切。圍姓還不比一般的賭種,非地方上的儒商方能承辦,否則,一般的賭商連圍姓的“姓”也搞不到,遑論開辦圍姓賭了。歷任承辦圍姓的儒商之中,劉學洵名氣最盛。
劉學洵為廣東香山人,字慎初,粵省著名大儒,曾授翰林院翰林,任候補道臺。劉學洵雖是會試三甲,卻在仕途很不得志,于是回粵轉為經商。圍姓公賭及私賭,皆需主考的學政大人關照,劉學洵是翰林出身,與廣東貢院的典試官們交誼頗深,劉學洵深知經營圍姓之贏利。他做過一陣子茶商,便改做民間賭商,充分利用他與貢院的密切關系,先后在廣州、澳門開設圍姓賭館。
光緒十年(1884年),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時值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軍餉激增,張之洞力排眾議,復開圍姓公賭,將圍姓承包給富有圍姓經營經驗的私賭儒商劉學洵。在李翰章(李鴻章兄)、李鴻章督粵期間,劉學洵再次榮獲圍姓公賭承辦權。其中,在李鴻章手中,劉學洵的圍姓公司年承餉達200萬之巨。按照圍姓總投注額的分配比例,兩成充餉,兩成為票局毛利,那么劉學洵的圍姓公司的年收入肯定在200萬元以上。因為年餉是簽約時協(xié)定的,實際上總投注額會超過預計的總額。那時,一艘千余噸的新造戰(zhàn)艦,價值10多萬元,劉學洵圍姓公司盈利狀況,可見一斑。
劉學洵在廣州城西第八甫設有“富貴”、“京華”兩票廠。在西關荔灣建有劉園一座,大屋精舍,皆有畫廊相連;假山荷池,綠蔭花香,堪與當時著名的海山仙館媲美。劉氏一家窮奢極侈,連滿清貴族也汗顏。話說張之洞雖力主將圍姓承包給劉學洵,但他發(fā)現(xiàn),劉學洵票廠的收益情況遠遠超出協(xié)議時的估算,年餉不可更改,便欲令劉學洵另作捐款。劉學洵叫窮,張之洞一怒之下,以查抄現(xiàn)銀之由沒收了劉學洵的劉園。劉學洵帶一妻八妾逃往杭州,他早有準備,先前就在杭州建有劉園一座,氣魄不亞于廣州的劉園。張之洞卸任離粵,劉學洵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劉學洵財大勢大,加之他走的是先官后商之路,聲望及權勢不是一般民間商人所能比擬?!吨腥A賭博史》說劉學洵: “借金錢的魔力,(劉學洵)一手支配廣東政府的支出和試官私囊的收入;加之劉一意交結權要,勢傾一時,其金錢勢力更足以左右士子(考生)之成敗、官吏之進退;典試官如主考、監(jiān)臨、提調等,都要仰他的鼻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