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jié)公務員也是人民中的一員
1“內部認購”限價房為何刺痛人們的神經
請原諒,由于公務員購房問題事關人民公仆的形象,所以,在本節(jié)中我盡量采取引用媒體報道和有關署名文章的方式,再加以適當分析。我也希望諸君能冷靜、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及其背后的原因。
2010年10月,一個名為《觀林園內部開始認購》的帖子在網上流傳,曝光了北京首開集團旗下北京寶晟住房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樓盤“觀林園”二期項目“內部認購”事件。
該帖作者列出了一份參與該樓盤內部認購的329人名單,多為政府部門官員。這329人中,包括稅務系統(tǒng)28人、住建委系統(tǒng)13人、規(guī)委系統(tǒng)4人、國土系統(tǒng)4人、派出所2人、檢察院2人、國資委1人和中國扶貧基金會1人等。其中,多數(shù)認購1套,最多的一位認購了7套。
據(jù)披露,該樓盤2009年以來已有88套被內部認購。有關媒體調查稱,認購均價為1.9萬元左右,旁邊的強佑清河新城目前均價是2.6萬元/平方米,高于認購價近7 000元/平方米。其中的價差極為驚人。一般人都知道,普通老百姓當然沒有內部認購資格。
公務員“內部認購”限價房,非“觀林園”僅有。
北京城西部、西北部的樓盤供應不多,這里的項目一直很好賣。位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qū)的領秀慧谷早就被購房者盯上了。2010年8月31日晚,當購房者聽到樓盤內部認購的消息后,拿著凳子,帶著食物,自發(fā)到領秀慧谷售樓中心排隊,人數(shù)近千人。
9月1日上午,在排隊購房者的強大壓力下,并未對外正式公布何時開盤的領秀慧谷不得不臨時開盤,并認可了排隊者的自發(fā)排隊順序。但前去認購的購房者發(fā)現(xiàn),總共750套房源已有約2/3的房源被認購走,只留下200多套房源可供銷售。
那幾百套房源到哪里去了?有媒體借國資委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領秀慧谷的內部認購現(xiàn)象確實存在,認購的對象主要是“國資委及其下屬單位”,指的應該是北京市國資委。9月7日,北京市國資委表示,經查不存在內部認購情況。
但是,這種“內部自查”,很大程度上是靠內部員工自己上報情況。領秀慧谷的開發(fā)商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隸屬北京市國資委。也因此,雖然北京市國資委否認了領秀慧谷存在內部認購的情況,但未能根本平息一些輿論的疑惑態(tài)度。
此前的2010年4月,一份名為“東壩朝陽新城限價房已被農業(yè)部公務員笑納”的網帖,披露了農業(yè)部擬團購限價房的消息。該消息稱,“朝陽新城”的限價房項目,有800套定向分給了農業(yè)部,價格從每平方米6 400元到6 700元,不及市場價的一半。雖然北京市住建委的網站公示過這三棟樓的預售信息,但它們并未參與2010年7月朝陽區(qū)的搖號配售。
在輿論的關注下,農業(yè)部不得不暫停了原定于4月中旬進行的預售簽約。不過,后來有消息透露,幾個月后當風頭過去,這三棟樓的定向分配又在重新醞釀。
如果說觀林園、領秀慧谷和朝陽新城的限價房,由于輿論的高度關注而被取消或暫停外,有些限價房被定向認購和分配了,人們卻完全不知情。據(jù)財新網2010年11月5日報道,在北京市蘋果園金頂北街,有兩棟名為“錦和園”的限價房,已被定向分配給了不知名的部門。
8月20日,錦和園正式取得預售證“京房售證字(2010)限18號”,公示信息顯示,由北京金隅嘉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準許銷售面積為21 40922平方米。但該信息僅在北京市住建委網站停留一天便被刪除。此后,在“京房售證字(2010)限17號”金隅花石苑和“京房售證字(2010)限19號”遠洋一方潤園之間,“限18號”飛走了。順便一提,多家主要網站轉載的財新網這篇文章,11月6日已被刪除。
媒體報道和網上披露過的限價房“內部認購”、定向分配信息,與此前曝光的中石油團購事件等,僅僅揭出了公務員和壟斷企業(yè)這種“類公務員”購房的一角。譬如,2011年3月,北京“和平街14區(qū)10號”被曝光。位于北京二三環(huán)之間的這棟灰白色6層小樓,獨門獨院,內部售房的價格只有6 900元,而包圍著它的那些老舊紅色磚混居民樓,二手房價格已達每平方米3萬元起,是它的4倍以上。該新建住宅樓屬于商務部。
為什么公務員在買房過程中的“內部認購”、定向分配,會引起社會輿論如此強烈的關注?我個人認為,在住房商品化的大背景下,住房問題也存在一種平等權的社會需求,而公務員購買商品房信息以及保障房分配環(huán)節(jié)的不透明,令社會公眾懷疑公權力有可能介入了市場化的商品房交易,或導致保障房分配的失衡。限價房就是典型案例。
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在2007年北京市“兩會”上公開透露,北京市將用三年時間實施“兩個一千萬”工程:建設1 00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和1 000萬平方米限價房。這是全國第一個宣布大規(guī)模建設限價房的城市。后來公布的規(guī)劃顯示,2008~2010年,北京市將建設1 200萬平方米限價房。
北京市建設限價房的速度非???。2007年,北京市開工9個限價房項目,2008年開工10個項目,年度開工面積全部超過原規(guī)劃開工的面積。限價房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的價格。如北京常營地塊的限價房是每平方米5 900元,而周邊商品房價已超過1萬元。北京市限價房售價多在每平方米6 600元以下。
據(jù)北京市建委有關人士透露,北京市限價房常常采用定向搖號配售的方式,將向獲得限價房購買資格的市民銷售。每一輪較大規(guī)模的搖號配售時,北京市的媒體都會作出報道。那么,這些限價房果真是一視同仁地向所有符合條件的市民公平銷售嗎?
據(jù)《經濟觀察報》2010年8月30日記者賈華杰報道,“以海淀區(qū)為例,在記者掌握的3 725個詳細的區(qū)級限價房申請者的名單中,與政府相關的人員占比超過了61%”。而在實際分配的房源中,“有政府背景人員比區(qū)級公示的比例更高,根據(jù)記者統(tǒng)計,一些限價房的獲得者90%都是與政府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