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斯勒理工學院,我們正朝著這一目標努力——我們定義了加強多元化的教育目標。這一概念由四個關鍵點支持:
途徑的多元化:以學科基礎為開始,學生必須獲得遠見、動機以及在多學科、多部門之間的綜合能力,以及適應不同工作的能力。隨著教育的發(fā)展,需要擁有更多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而且,我們已經從知識的基本融合轉向截然不同的、分離的專業(yè)教育。這可能會對全面的視野造成損害并對整體復雜性的理解產生影響。
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教學必須通過新媒體和工具的使用來加強和擴展。新的技術,如物理現(xiàn)象的模擬、游戲技術、遠程體驗及遠程沉浸(允許跨地區(qū)的實時協(xié)作)、社會網絡可以幫助學生擴大接觸面。大學生和研究生的研究機會就屬于這一類,以此來獲得基于團隊相互作用的跨學科經歷。
觀點的多元化:學生必須接觸不同的多元化文化和生活方式,以體驗和吸收思想、方法及實踐中相關聯(lián)的差異性,建立全球化視角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行跨國界協(xié)作,識別不可預見的機遇。我們當然希望學生們打好堅實的基礎,但是,此外,也要讓他們掌握的知識運用于多個領域,成為重要的信息分析者和消費者,并與時俱進。
事實的多元化:必須鼓舞和激勵我們所有的年輕人——年輕的女性和不同種族及背景的學生,將其自身水平發(fā)揮到極致。只要你愿意,教育一直是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途徑,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面對全球化的挑戰(zhàn),我們需要運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比以往投入更多。我們必須用新思維和新視角來應對挑戰(zhàn),不論是在基礎研究,還是在藝術創(chuàng)造、金融市場、工程設計或全球外交等領域。
在倫斯勒理工學院,多元化強化教育的四個支點是相互協(xié)作的,它們相互促進、相互擴展,創(chuàng)建了一個生活、學習經驗的多樣化環(huán)境,從而有利于促進概念的形成并使學生們投入到全球化事業(yè)中。國際經驗是這個事業(yè)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本科階段,我們正在擴展國際經驗和學習計劃,長期以來這一直是倫斯勒教育的一部分。今年,我們開始安排60名工程類學生于春季學期在丹麥和新加坡的合作學校就讀,這是倫斯勒跨文化領域教育計劃(或REACH)的成果。相同數(shù)量的丹麥及新加坡學生也于本學期開始在倫斯勒就讀。在倫斯勒跨文化領域教育計劃全面實施后,所有工程類大學三年級學生將有希望參與一個國際體驗,并且我們期望,最終我們所有的大學生都能有國際化體驗的經歷,通過我們正在制訂的各種計劃,國際經驗和學習計劃作為他們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內容。
這些步驟也正為研究生提供國際體驗鋪平道路,這將有助于強化他們的學習目標,使其獲得全球化的體驗。這可能包括參與國際公共政策、多重及跨學科研究以及進行大學間或行業(yè)間合作等。
我們相信,國際交流會帶來雙贏局面。它為合作機構內的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了國際性和多樣性文化的視野。
國際交流在我們校園里同樣也豐富了倫斯勒學生和教師的經歷。我們正在和全球的大學簽訂和實施學生和教師交換諒解備忘錄,這將會拓展我校學生的人生經歷及理解能力,以應對他們在新環(huán)境里遇到的挑戰(zhàn)。
我最近剛帶領一個代表團從南非回來,在那里,我在斯坦陵布什大學的畢業(yè)典禮上做了講話。那是一個迷人的地方,有引人入勝的歷史。羅伯特·F·肯尼迪(人們也常稱他為鮑比)曾于1966年在其畢業(yè)典禮上做過講話,當時,斯坦陵布什是南非白人民族主義和種族隔離制度政策的知識發(fā)源地。斯坦陵布什畢業(yè)生在白人統(tǒng)治下管理南非,但羅伯特·肯尼迪坦誠地提出警告,未來世界的全球化會到來,到那時,任何人不可能再對其他人的命運和未來視而不見。
三十年后,斯坦陵布什大學授予納爾遜·曼德拉名譽學位,兩年后他當選南非總統(tǒng)。在接受學位時,曼德拉總統(tǒng)說道:“這一時刻,學位并不是授予了某一個人,而是對南非和南非人民更多的贊譽。這一時刻,是南非人民開始建設共同未來道路的行動證明,是我們摧毀過去導致分裂的堡壘、建立新的國家并在其豐富多元化基礎上團結統(tǒng)一的行動證明?!?/p>
現(xiàn)在,斯坦陵布什大學正由第一位非洲黑人校長羅素·波特曼教授領導。他反復強調大學教育方法中的“希望教學法”。斯坦陵布什大學本身可被視為新南非的象征——世界希望的燈塔。
我們已經簽署并將實施與斯坦陵布什大學的諒解備忘錄。這個方案使美國和非洲的工程科學系學生在項目上可以共同合作(超過一學年的課程),解決南非的一部分問題,他們雙方會在夏季各用一個月時間在倫斯勒理工學院和斯坦陵布什大學完成這個項目。斯坦陵布什大學的項目主要圍繞那些過去很少有機會在南非獲得高等教育機會的學生開展——南非黑人和有色人種,但之后也會涉及其他人種。我們也希望能一起開展教師共同研究項目和交流。
我們的代表團中有一些人還訪問了加納的庫馬西科技大學,我們希望可以在這所大學建立類似的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