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中國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學之大成者。
他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建陽,后人稱他為閩人,學派為“閩學”。朱熹年輕時代,學無常師,出入經(jīng)傳釋老。19歲中進士,22歲被任命為泉州同安縣主簿。卸任后,專心于儒學。30~50歲,朱熹掛職宮觀(有薪而無事的閑官),主要進行講學和著書工作。他先后在建陽天湖寒泉塢建立寒泉精舍,在武夷山五曲建立武夷精舍,收徒教學。他的著作,如《西銘解義》、《太極圖說解》、《伊洛淵源錄》、《論語集注》、《孟子集注》等,就在這個時期脫稿,完成了儒學理學化的改造,從而為理學奠定了基礎(chǔ)。
51歲,第二次出任地方官。宋寧宗即位后,被召為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由于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權(quán)力斗爭,僅40天即被免職,改任秘閣修撰,時年已歲。朱熹回福建后,在考亭(今福建建陽縣西南)建立竹林精舍,后更名為滄州精舍,仍舊從事私人教學。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當權(quán)派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為偽學。朱熹在朝野黨的噤聲中死去。
朱熹任地方官期間,積極發(fā)展地方教育。如整頓同安縣學,重修廬山白鹿洞書院。所訂《白鹿洞書院學規(guī)》,成為南宋以后各地方學校和書院共同遵守的學規(guī)。在漳州,首次刊刻《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八臅泵Q,由此形成,并作為一套經(jīng)書,流傳社會。在潭州,修復岳麓書院。
朱熹從政之余,親自執(zhí)教,從事教育達50年。朱熹著述甚多,涉及哲學、經(jīng)學、史學、文學、樂律、辨?zhèn)我灾磷匀豢茖W等各個領(lǐng)域。在教育方面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有《童蒙須知》、《小學》、《近思錄》、《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資治通鑒綱目》等,并在宋末以后,成為封建學校的法定教科書。后人輯有《朱文公文集》100卷、《朱子語類》140卷等。
教育思想
朱熹生活的年代,正是金人大舉南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相激化的時代。朱熹始終站在維護南宋封建統(tǒng)治這一基本立場上,進行政治、教育和理論活動。他繼程顥、程頤余緒,在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基礎(chǔ)上,對周秦以來的教育理論、教育實踐,做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和改造,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世稱程、朱的理學體系為程朱學派。南宋以后,程朱學派的教育理論,不僅成為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教育學說,并且是封建地主階級統(tǒng)治人民的理論工具,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
一、“明天理,滅人欲”的教育目的論
朱熹信守儒家“為政以德”的觀點,強調(diào)封建倫常道德對每一社會成員的約束作用。朱熹把封建的三綱五常、人倫關(guān)系說成是“天理”,是“治道之本根”,認為修身是封建統(tǒng)治者齊家治國的出發(fā)點和基礎(chǔ)。朱熹繼孟子、二程重申學校的根本任務是“明人倫”,而其實際內(nèi)容就是“明天理,滅人欲”。朱熹認為生來就“氣與理一”的圣人,在現(xiàn)實社會中并不存在,凡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氣質(zhì)之偏,人欲之私,需要經(jīng)過教育和自我修養(yǎng),“變化氣質(zhì)”,逐步達到“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朱熹從這個觀點出發(fā),嚴厲地批評南宋學校以科舉為直接教育目的,乃是一種“干祿蹈利”、“忘本逐末”的教育,會導致社會風俗敗壞,人才衰乏。朱熹并不是反對讀經(jīng)入仕,他也認為國家設立學校的最終目的在于造就賢才,改善吏治;但他主張培養(yǎng)人才,首先要引導青少年下“遏人欲而存天理”的功夫,成為一個自覺地恪守綱常道德和封建等級制度的“醇儒”,然后“待朝廷之用”,而不是首先教人追逐做官食祿。
朱熹的教育目的論排斥實用的學問和農(nóng)業(yè)技術(shù)進入各種學校,和同時代的事功學派陳亮、葉適的觀點相對立。
二、兒童教育論
朱熹稱兒童教育為“小子之學”。他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從理論上把兒童教育和青年教育作為一個統(tǒng)一過程來考察的人。朱熹把人的一生,約略地分為15歲以前受小學教育和15歲以后受大學教育兩個階段。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務,不只是舉子教育、單純的文字訓練,還應向兒童灌輸封建道德觀念,訓練兒童的封建道德行為習慣。兩者之中,尤以后者為主,朱熹稱之為“事”。“事”是相對“理”而言的,“理”是抽象的道德倫理學說,“事”是具體的日常生活準則,即“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
朱熹贊許北宋程頤、楊億的見解。程頤、楊億認為“醇儒”的培養(yǎng)應從人的童稚時代開始。因兒童尚沒有形成一定的思想傾向,因此要把握住這個時機給兒童講述道德格言。楊億曾提出采用“日記故事”形式進行。程頤主張創(chuàng)作“灑掃、應對、事長之節(jié)”的通俗詩歌,讓兒童“朝夕歌之”,并伴以舞蹈,以激發(fā)興趣,樂于接受。朱熹更廣泛地從經(jīng)傳史籍以及其他論著中采集有關(guān)忠君、孝親、事長、守節(jié)、治家等內(nèi)容的格言、訓誡、故事等,編輯成兒童道德教育用書,題為《小學》,流傳頗廣。
朱熹認為正確的兒童教育應是“義理有以博其心,規(guī)矩有以約其外”,使兒童“習與智長,化與心成”。在這方面剔除其封建性的倫理要求,就兒童道德教育而論,其見解也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