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nèi)绾胃兄獨v史取決于歷史如何寫成。研究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的英國評論家凱倫·史密斯(Karen J. Smith)最近援引馬克·吐溫的話,他在回答“為什么我們這么厭惡過去”時說道,“因為它太讓我們丟臉了”。史密斯繼續(xù)說道:“如果歷史像馬克·吐溫說得那樣使人蒙羞,也是因為我們相信如此。同樣,170多年來數(shù)代中國人乃至當(dāng)代不少中國人都確信,從19世紀開始帝國主義入侵者帶來的屈辱使他們蒙羞。這是需要糾正的?!?3
在中國,書寫歷史是既復(fù)雜又敏感的事。2011年初,據(jù)《南方周末》報道,中央黨史研究室連續(xù)四任主任歷時16年才重修完成1949—1978年的歷史。由于這部書并沒有提及諸如1960—1962年大饑荒的確切死亡人數(shù)這樣的問題,可以預(yù)見新中國這30年的歷史會很快引起熱烈的討論。北京英國駐華大使館邸中仍然保存著自19世紀起中英兩國接觸的版畫,它們靜靜地浮在墻上并不起眼,卻使人聯(lián)想起當(dāng)年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馬噶爾尼勛爵(1737—1806)在大清帝國宮廷上立而不跪的場景。頗具諷刺意味的對比是,位于匯豐銀行香港總部44層董事長私人餐廳的墻上也曾掛有那段歷史的照片和版畫,后被悄然撤下。1997年香港主權(quán)交還中國,墻上取而代之以昂貴的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作品,歌頌中國經(jīng)濟的崛起。一位英國記者不無諷刺地評論說,此舉無疑是為了政治更正確14。
回顧19世紀和20世紀初直至1911年的照片,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點??傮w上看,這些照片的拍攝者基本是外交官、商人、軍火商、冒險者和旅游家這幾類人,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照片是職業(yè)攝影家拍攝的。中國及其民眾有時被塑造成異國的、粗魯?shù)?,有時把自己描繪為英勇的。1904年,年輕的法國醫(yī)生維克多·塞加朗(Victor Segalen)駛向遠東,在中國和南太平洋度過了不尋常的14年,其間寫下《論異國情調(diào)》(1951年)一書。在書中,他說“異國情調(diào)是差異性的證明”,人總是容易被所有“異國、意外、奇異、神秘等”的東西吸引,“一切都是‘另一個’”15。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nberger)介紹米奇·愛潑斯坦(Mitch Epstein)攝影作品(史泰德2006年出版)的書中說道,異國情調(diào)是無知的一種類型,因此帶來莫名的震撼。進而,“攝影具有文本記錄的真實功能,既承載了異國情調(diào),也部分地將其瓦解”16。
在后現(xiàn)代世界,對于1860—1905年由訪華攝影師或模仿西方同行風(fēng)格的中國影棚攝影師拍攝的中國人肖像,西方藝術(shù)史學(xué)家一直持批判態(tài)度。兩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義和團運動和美國國會1882年5月通過的《排華法案》都對攝影負面甚至?xí)r常是種族歧視性地表現(xiàn)“中國主題”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這些照片中的絕大部分拍攝并聚焦于通商港口(廣州、廈門、福州、上海、青島)、歐美租界以及日本軍營的生活。在歐洲的圖書館或收藏品中,許多照片檔案既包括中國的照片,也包括暹羅(泰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和日本的照片。
讀者朋友可以在本書中看到這種風(fēng)格化照片的范例。收錄和遴選這些照片,為的是能展示西方攝影師如何描繪中國的物與人。中國藝術(shù)史學(xué)家巫鴻對美國攝影師彌爾頓·米勒(Milton Miller,1839—1899,其作品見本書78—87頁)的大量照片說明作了巧妙的解構(gòu)。米勒在攝影棚里聘用一些中國人做“演員”,一會兒扮成滿族人,一會兒扮成漢族人17。在這些男性旁邊,還有一位女性一下扮演妻子,一下又成了妾。每張照片都有詳細的注解,給人以滿族人或漢族人正襟危坐拍照的錯覺,其實很明顯是同一中國人穿了不同官階的清代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