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邦彥張邦昌奏畢,群臣交頭接耳,一陣竊竊私語,不少人覺得他兩個說得是滿有道理的。
李綱卻是早就聽不下去了,他簡直不明白這兩個人發(fā)此謬論到底是想干什么。這不說是蓄意誤國,起碼也是愚蠢透頂。他按捺不住地再次出班,高聲奏道:“臣聞李張二相之言甚為驚訝,他們的意思,不過是欲躲一時之禍,然則卻后患無窮,這種茍且偷生鼠目寸光之見實不可取。”
李邦彥見李綱出言不遜,豈肯示弱,馬上反唇回擊道,李右丞無視朝廷危局,一味逞強戀戰(zhàn),頗有嘩眾取寵沽名釣譽之嫌,皇上不可不察,以免為其所誤。
這話一出口,大大地激怒了李綱。為了守城所經(jīng)受的千辛萬苦他可以不在乎,但是他很在乎人們對他的評價。他這個人是相當看重自己的名聲的。大丈夫一生的追求,不就在“功名”二字上么?追求功名固為私欲,但若將其與精忠報國結合在一起,又有何錯,又有什么可指責的?一句“嘩眾取寵沽名釣譽”,雖只寥寥數(shù)語,卻從根本上貶低了李綱的守城目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見趙桓聽了這話竟然無動于衷,內(nèi)心掠過一陣寒意,當即憤然地向其躬身奏道,李太宰既如此說,臣頗感不宜再列位宰執(zhí)統(tǒng)領三軍,以免徒增欺世盜名貽誤國政之罪。請皇上貶臣為庶民,臣當退居茅舍閉門思過。
趙桓在這個時候哪里離得了李綱。他亦知倘若議和不成,還是得被迫迎戰(zhàn)。而目前除了李綱,手頭上還真難再遴選出一個能夠統(tǒng)兵守城的得力主帥。見雙方劍拔弩張地僵在那里,他揮了揮袍袖打圓場道,眾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皆是為國建策,見解不同可以商量,不要急躁斗氣。李右丞守城任重,不可請免。希李右丞再接再厲,勤勉奉公,莫負朕望。李綱和李邦彥聽趙桓這樣一說,不敢當堂再爭,便都忍氣吞聲地道了聲“謝主隆恩”,各自退回班列。
趙桓就問其他大臣有何論見。
眾臣里除有許翰、孫傅、何栗直言表示支持李綱,唐恪、聶昌、王云表示李邦彥張邦昌之見謀略周全值得考慮,吳敏、耿南仲、徐處仁表示可將雙方的意見折衷、原則上應允金人的要求、而在某些過于苛刻的條款上請求其放寬尺度外,余者皆未發(fā)言。不過觀其顏色,可以看出贊同李邦彥張邦昌之說者居多。
趙桓在心里也是傾向于李邦彥張邦昌之說,認為他們的看法更為客觀和實際。但他沒有急于在朝會上表態(tài)。因為一來他感覺茲事體大,還是慎重斟酌一下的好,二來他知道如果當堂表示可以全盤接受金人的條款,必定會引起李綱的激烈抗辯,那將弄得他在群臣面前很難堪,很下不得臺。
退朝后,趙桓回到御書房,對雙方的理由細思一遍,權衡再三,還是覺得依李邦彥張邦昌的建策行事更為穩(wěn)妥,回旋余地更大。誠然,那樣一來,宋朝在政治軍事和經(jīng)濟利益上都要吃大虧,但為了解除燃眉之急,吃再大的虧也只好先自認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待到我大宋元氣恢復,今日之債朕要教他金邦十倍百倍地加以償還。
如此想來,趙桓不禁為自己的遠見卓識自負地一笑。堂堂一國之君,自然不能與李綱一般見識。李綱之輩只知逞一時之意氣,爭一時之短長,那才真正叫做鼠目寸光。李綱這個人,確實是忠心可嘉肝膽照人,只可惜太不善于通權達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誠可嘆哉也。
次日,趙桓于延和殿召見李邦彥張邦昌兩人,向他們宣布了其無條件接受宗望議和條款的決定。
李邦彥張邦昌聽了,頗感愉悅?;噬系膯为氄僖?,及其議和決定的下達,充分說明了皇上對他們的信任是在李綱之上。兩個人馬上笑容滿面地諂媚道,皇上英明蓋世,似此高瞻遠矚之決策,非千古圣君不可定也。和約若成,金軍焉有久滯城下之理?臣等預料,汴京之圍必當指日而消。
然而這兩個人高興得未免太早了點兒,趙桓接下去說出的旨意,就讓他們笑不出來了。趙桓頒布的下一道旨意是,命李邦彥負責籌集金人索取之金銀物資,務必要盡依其數(shù)籌齊,按其時限繳納;命張邦昌作為計議使,陪同康王趙構出使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