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觀念篇(12)

優(yōu)等生必備的學習法則 作者:徐志剛


(資料來源:仁懷等. 生活細節(jié)決定孩子未來[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一旦看不見目標,即使是像查德威克小姐這樣能干的人,也會面臨失敗。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Napoleon Hill)花了近30年的時間,采訪了500多位名人,完成了一部系統(tǒng)的成功哲學著作《成功大學》。書中一共歸納了獲得成功的15條法則,其中第一條就是"明確的目標"。

目標就如同在大海上航行的舵手,一艘輪船在大海上失去了舵手,在海上打轉(zhuǎn),很快就會耗盡燃料,無論如何也到不了岸邊。事實上,它所耗掉的燃料足以使船來往于海岸與大海好幾次。正常人之間的智商差別是很小的,也就是說你和別的人,在通向成功彼岸的"燃料"是相當?shù)?,就看你是不是合理地利用這些"燃料"了。

成語"緣木求魚"比喻方向不對頭,永遠達不到目標。知道做什么很重要,否則方向錯了,花再大的力氣也是白費,弄不好是"南轅北轍"??杀氖牵覀儾簧偃嗽谥貜椭?南轅北轍"的故事而不自知。

哈佛大學的調(diào)查

哈佛大學有一個調(diào)查組,在25年前針對目標這一問題,對一群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這群學生在體質(zhì)上、頭腦聰明程度上以及家庭環(huán)境等方面都大體差不多。調(diào)查得出這么一組數(shù)據(jù):這些學生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而且長期的目標。

25年跟蹤研究結(jié)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xiàn)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的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者,25年來幾乎都沒有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25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們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級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本行業(yè)的領袖,社會精英,政府的高級官員。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的目標不斷被完成,生活狀態(tài)穩(wěn)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yè)的不可或缺的專業(yè)人士,如醫(y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其中占60%的目標模糊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wěn)地生活與工作,但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來都沒有目標的人群,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過得都很不如意,常常失業(yè),有的成為流浪漢,靠社會救濟,并且常常都在抱怨別人,抱怨社會,抱怨世界,抱怨命運的不公平。

調(diào)查者因此得出結(jié)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作用。一個人在他人生中的所有成功,都取決于他當初的一個選擇,你選擇了什么樣的目標,就會有什么樣的成就,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