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大甲》說:“要念念不忘上天賦予的光榮使命。”
【品評】
《大甲》是《古文尚書?商書》中的一篇,今本無。其中記載了這樣的故事:大甲繼位后破壞商湯制定的規(guī)矩,攝政伊尹下放大甲到桐宮,三年之后,大甲誠心誠意地反省了自己,并改過自新,在道德修養(yǎng)上有了很高的成就,伊尹把他接了回來,恢復了原來的位置,并為他作了三篇告誡書。其中第一篇原文的一部分是:“先王顧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天監(jiān)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币馑际钦f,明德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同這命令一樣。只有我們已故的先王成湯,念念不忘這上天賦予我們的德性而不敢懈怠。因此,對于社稷宗廟等體現(xiàn)上天意志的宗教場所,應該嚴肅對待。因為上天能夠監(jiān)察最高統(tǒng)治者的德性,并根據(jù)其德性決定是否授予其“治理天下”的偉大使命。文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先王“顧天之明命?!币烈嬲]大甲要追念先王,懂得生命的真諦,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著重于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德治國、教化百姓,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和停滯。
關于“天”的含義,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這樣談道:“在中國文字中,天有五種意思:第一種意思是與地相對的物質之天。第二種是主宰之天,即所謂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第三種是運命之天,指人生中人無可奈何者,如孟子所謂的‘若夫成功則天也’之天。第四種是自然之天,指自然的運行,如《荀子?天論》中所說的天。最后一種意思是義理之天,是宇宙的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中的天?!惫糯膰J為自己都是受上天的指令掌管國家政權、統(tǒng)治國人的,因此,他們對天命一直都是很敬畏的,甚至把一些異常的自然現(xiàn)象看成是上天發(fā)出的警告?!洞蠹住分械摹疤臁?,無疑是有意志的天。但是中國思想的發(fā)展,經(jīng)過西周初年的思想巨變,到了春秋時期,不僅“天命靡常”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而且“天命唯德”、“天意在民”的觀念也已經(jīng)成為思想家心目中的基本常識,所以《道德經(jīng)》開始借助于“自然”這個概念“解構”至上的“天命”,《論語》開始借助于“仁義”的范疇來重建“天道”的權威。此后,隨著儒家地位的提升,到戰(zhàn)國孟子、荀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天道”的道德意義,逐漸取得了思想界的主導地位。產(chǎn)生于這個時期的《大學》,其中提到的“天之明命” 的“天”,也不能不具有這樣的時代特征。相應地,“天之明命”引文中去掉原文中的“先王”而只說“顧”,強調了“顧”的主體不僅僅是“先王”,也包括其他人。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顧天之明命”,為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尋找到堅實可靠的天道依據(jù)。有了堅實可靠的依據(jù),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過程,自然也就具有了權威性,道德行動也可以增加更大的自覺性。這里的“顧”二字說明,“天之明命”,不僅需要念念不忘、仔細審查,更重要的是,需要“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用心體會。
總之,“顧天之明命”,與上一句“克明德”相比,增加了道德修養(yǎng)的廣泛性、權威性、主體性。這句話的引用,不僅為下文反復闡述治國平天下打下了基礎,也為進一步彰顯格物致知的深層含義作了很好的鋪墊。
【原文】
《帝典》①曰:“克明峻德②?!苯寓圩悦鳍芤?。
【注釋】
①《帝典》:即《堯典》,《尚書?虞書》中的一篇,主要敘述堯舜的歷史。
② 峻:也作“俊”,高大的意思。
③ 皆:都是,指前面引用的三句話。
④ 自明:自己彰顯出來。
【譯文】
《帝典》中說:“要彰顯崇高美好的品德?!边@三句話都是說要從自己本身去彰明上天賦予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