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問強

止于至善《大學-中庸》 作者:劉成有


【原文】 

子路①問強②。子曰:“南方之強與③?北方之強與?抑④而⑤強與?寬柔⑥以教,不報⑦無道⑧,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⑨,死而不厭⑩,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nèi)?,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注釋】 

① 子路:名仲由,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好勇。

② 強:剛強,堅強。

③ 與:疑問語氣詞。

④ 抑:選擇性連詞,意為“還是”。

⑤ 而:代詞,你。

⑥ 寬柔:寬厚、溫柔。

⑦ 報:報復。

⑧ 無道:不講道理。

⑨ 衽金革:睡臥在兵戈甲胄上。衽:讀作認,rèn,臥席,此處用作動詞。金:指鐵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⑩ 死而不厭:死而不悔的意思。厭:厭惡、后悔。

   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流:隨波逐流。

   強哉矯:贊許之辭,堅強的樣子,含有“卓然出眾”的意思。

   中立而倚:立于正道,不偏不倚。

   有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不變?nèi)亨嵭J為“塞”作“實”講,雖富貴但不改變其實質(zhì)。朱熹認為“塞”作“不通”講,雖已富貴但不改變窮困時候的操守、志向。

   國無道,至死不變:天下無道的時候,堅守自己的操守,雖死不變。

【譯文】 

子路問“強”的意思??鬃诱f:“你要問的南方的強呢?北方的強呢?還是你自己的強呢?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盡管別人對自己蠻橫無禮也不報復,這是南方的強。品德高尚的人,就具有這樣的強的品質(zhì)。用兵器甲盾當枕席,即使戰(zhàn)死,也毫無懼怕、后悔之意,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這種強的品質(zhì)。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對人和藹可親而又不隨波逐流,才是真正的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才是真正的強?。艺吻迤降臅r候,雖富貴,也不改變窮困時候的操守和志向,才是真正的強啊!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能夠堅持操守,寧死不變,才是真正的強?。 ?/p>

【品評】 

本章以“強”為例,說明即使是極為平常的“強大”這種情況,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標準,不僅身體力行的“強大”表現(xiàn)不同,而且也揭示了人們對于“強大”理解上的困難。盡管南方之強、北方之強都是強,但在孔子看來,這些都不是“強”的真正意義?!皬姟钡恼嬲饬x,應該從道德的角度來界定。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好勇。當他聽說孔子贊美顏回能擇“中庸”而說子路好“強”的時候,就問孔子“強”中是否也兼有中庸?什么樣的“強”才算是真正的“強”?孔子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他:你問的究竟是哪一種強?并以北方之強、南方之強、子路之強三者提醒子路思考。孔子教育人,善于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在子路進行思考的過程中,他又循循善誘,分析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的特點與精神,最后再點出君子奉行的“強” 應該是“和而不流”。孔穎達認為:“不為南北之強,故性行和合而不流移,心行強哉,形貌矯然?!敝祆湟舱J為:“此四者,汝之所當強也。……國有道,不變未達之所守;國無道,不變平生之所守也。此則所謂中庸之不可能者,非有以自勝其人欲之私,不能擇而守也。君子之強,孰大于是。夫子以是告子路者,所以抑其血氣之剛,而進之以德義之勇也?!?/p>

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導他:君子之強應該是和而不流,柔中有剛,始終體現(xiàn)中庸之道,并體現(xiàn)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正如《論語?子罕》中所說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笨梢姡菊滤v,沒有偏離“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從“知道”的角度,進一步彰顯出中庸之平常與難能可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