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
這一節(jié)進一步說明“君子之道,費而隱”的道理。
孔穎達認為:“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言天下之事,千端萬緒,或細小之事,雖夫婦之愚,偶然與知其善惡,若萏蕘之言有可聽用,故云與知。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者,言道之至極,如造化之理,雖圣人不知其所由,故云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以行之至極故也。前文據(jù)其知,此文據(jù)其行,以其知、行有異,故別起其文。但知之易,行之難,故上文云夫婦之愚。行之難,故此經(jīng)云夫婦之不肖。不肖勝於愚也。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者,知之與行之皆是至極,既是至極,故圣人有不能也?!敝祆鋭t指出:“君子之道,近自夫婦居室之間,遠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可謂費矣。然其理之所以然,則隱而莫之見也。蓋可知可能者,道中之一事,及其至而圣人不知不能。則舉全體而言,圣人固有所不能盡也。侯氏曰:圣人所不知,如孔子問禮問官之類;所不能,如孔子不得位、堯舜病博施之類?!睂τ谧詈蟮摹对娊?jīng)》引文,朱熹認為:“子思引此詩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謂費也。然其所以然者,則非見聞所及,所謂隱也。故程子曰:此一節(jié),子思吃緊為人處,活潑潑地,讀者其致思焉?!?/p>
君子之道的作用之大,可以從切近處入手,特別是可以從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理解和說明。因為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的適應性,應該“放之四海而皆準”,不僅匹夫匹婦可以了解、學習,而且可以實踐。但凡人對于天道的知與行,與圣人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不過在《中庸》的作者看來,即使是圣人,要想徹底了解天道、徹底實踐天道,也會是“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只要是人,不管多么愚笨,都是可以學習、了解中庸之道的;只要是人,不管多么不道德,也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踐、奉行中庸之道。這就是君子之道的作用所在。后面的“及其至也”四個字,則揭示出了君子之道的細微精妙之處,雖圣人也會“有所不知”、“有所不能”,這就是“隱”的方面。
然后以一句“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作為過渡,引申出“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進一步說明君子之道的普遍性與深刻性。大而無所不在,正是君子之道普遍性的反映;小而無人能破,正是君子之道細微精妙的特征。不過,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實踐是一回事,要進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比如唱歌,卡拉OK誰都可以來上幾句,但要唱出歌星級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凡事都有一知半解與精通的區(qū)別,匹夫匹婦與“圣人”的分別也就在這里。但不管如何,每一個層次的人,都有“行天道”與“知天道”的能力。至于知到哪里、行到哪里,是像老鷹那樣飛向高空、魚兒那樣游在潭底,還是像麻雀、蜻蜓那樣在低空盤旋,雖然差別十分明顯,但都可以從當下做起,開始學習、實踐君子之道。
【原文】
君子之道,造端①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注釋】
① 造端:開始、開端。
【譯文】
君子中庸的道理,是從夫妻之間的淺近道理開始的,但推究到它的最細微精妙的地方,就能夠洞察天地上下的一切事物。
【品評】
孔穎達解釋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者,言君子行道,初始造立端緒,起於匹夫匹婦之所知所行者。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者,言雖起於匹夫匹婦所知所行,及其至極之時,明察於上下天地也?!?/p>
本節(jié)作為總結,申述君子之道可以從最為切近的夫妻關系上入手,由此而及于家庭、朋友、君臣,乃至天地。為什么這么說呢?在人類的各種社會關系中,只有夫妻關系,才真正具有承上啟下的核心價值。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各種家庭關系,由于天然的血緣關系,彼此之間的關愛,幾乎出自于本能的情感;朋友上級下級、君臣之間等社會關系,由于缺少了彼此之間的血緣親情基礎,所以需要一定強制力的禮儀制度、乃至法律條文來維系。按照儒家天下一家的社會理想,國家是家庭的延伸,所以社會倫理與家庭倫理應該具有一定的同構性質。
如何由家庭過渡到社會呢?夫婦關系正是一個轉折點。大多數(shù)情況下,夫妻之間沒有過于緊密的血緣關系,即使有一點兒,也要求在“五服之外”。因此,可以說大多數(shù)的夫婦之間,基本上屬于一種沒有血親之愛的兩個個體,通過婚姻的形式確立了家庭關系,并進一步通過生育子女維系家族的血緣關系。沒有血親之愛的兩個個體,有了愛情、婚姻的歸宿之后,卻又扮演著鞏固血親之愛的重要角色。因此,如何處理夫妻關系,就具有了一定的社會價值。在一個家庭環(huán)境里面,新媳婦不僅面對著自己的丈夫,而且還有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等,彼此之間的關系以及每個人的心理特征,錯綜復雜,既有利益的因素,也有情感的因素,要想處理妥當,應該是很不容易的。一味采取沙漠鴕鳥那樣的回避策略,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直面人生,積極應對,才可能家庭和諧、萬事順心。就此而言,處理夫妻關系,一定程度上正反映著一個人處理社會關系的能力。處理不好夫妻關系的人,很難處理好整個家庭關系,更不要說其他的社會關系了?!洞髮W》中反復引用《詩經(jīng)》中的詩句,強調嫁女一定要“宜其家人”、“宜兄宜弟”,也正是這個原因。因此,這里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