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昔者堯問于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①,南面而不釋然②。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③。若不釋然,何哉④?昔者十日并出⑤,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⑥!”
【注釋】
① 宗、膾(kuài)、胥敖(áo):上古時代的三個小國。
② 南面:古代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此處為臨朝。釋(yì):通懌,喜悅,安然。不釋然:芥蒂于心。
③ 三子:三個國家的君主。蓬艾:蓬蒿艾草。
④ 若:汝,你。
⑤ 十日并出:古代的寓言,比喻光明普照萬物的意思。
⑥ 進:更加,勝過。
【譯文】
過去堯問舜說,“我想討伐宗、膾、胥敖,每當臨朝理政,總是感到心緒不寧,這是為什么呢?”
舜說:“這三個小國的君主,猶如生存在蓬蒿艾草之下,你心緒不寧,這是為什么呢?當年十個太陽一并升起,萬物都在陽光的照耀之下,何況你的德行超過太陽的光芒了呢!”
【原文】
齧缺問乎王倪曰①:“子知物之所同是乎②?”
曰:“吾惡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惡乎知之!”
“然則物無知邪③?”
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④?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汝: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鰍然乎哉⑤?木處則惴栗恂懼⑥,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⑦?民食芻豢,麋鹿食薦⑧,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⑨?猿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鰍與魚游⑩。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
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于己,而況利害之端乎!”
【注釋】
① 齧(niè)缺、王倪:虛擬人物。
② 子:先生,你。所同是:共同認可的,共同標準。
③ 無知:沒法認識。
④ 庸詎:怎么,哪里。庸詎知:安知,何知,豈能知。
⑤ 濕寢:在潮濕的地方睡覺。腰疾:腰痛。偏死:偏癱。然乎哉:是這樣嗎。
⑥ 木處:在樹上住。惴栗:驚恐得發(fā)抖。恂(xún)懼:害怕。
⑧ 三者:指人、泥鰍和猿猴。孰:誰。正處:真正舒適的處所。芻豢(chú huàn):喂草為芻(指牛羊),喂谷物為豢(指豬狗)。薦:繁茂的草。
⑨ 蝍蛆(jī jū):蜈蚣。甘:喜歡。帶:小蛇。鴟(chī):貓頭鷹。鴉:烏鴉。耆:通嗜,好(hào)吃。正味:真正好吃的味道。
⑩ 猵(biān)狙:猿的一種。以為雌:相配的為雌雄。交:相為交配。游:指泥鰍與魚相追尾。
麗姬:古代美女。
決驟:迅疾奔走。正色:真正美麗的面容。
自:依。觀之:看來。端:端倪,端緒。涂:通途,途徑。
樊然:雜亂的樣子。淆:混雜,攪擾。辯:通辨,分別,區(qū)別。
河漢:黃河和漢水,此處指江河。冱(hù):凍結(jié),封凍。疾雷:迅猛的雷。飄風:暴風。驚:震驚。
變于己:使自己發(fā)生變化。
【譯文】
齧缺向王倪問道:“你知道萬物共同的標準嗎?”
王倪回答說:“我怎么知道呢!”
齧缺又問說:“你知道你所不了解的東西嗎?”
王倪說:“我怎么會知道呢!”
齧缺再問說:“那么萬物就無法知道了嗎?”
王倪說:“我怎么會知道呢!雖然如此,姑且讓我說說看。怎么知道我所說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怎么知道我所說的‘不知道’并不是‘知道’呢?現(xiàn)在且讓我問你:人睡在潮濕的地方就會腰痛而偏癱,泥鰍也會這樣嗎?人居住在樹上就會驚恐不安,猿猴也會這樣嗎?這三種動物究竟誰最了解哪里是真正合適的處所呢?人吃家畜的肉,麋鹿吃美草,蜈蚣愛吃小蛇,貓頭鷹和烏鴉喜歡吃老鼠,這四類動物究竟誰知道什么樣的食物才是真正好吃的美味呢?雌猿與猵狙配為雌雄,麋和鹿相交合,泥鰍和魚相追尾。毛嬙、麗姬,這是世人所羨美;然而魚見到她們就會潛入水底,鳥見到她們就會飛向高空,麋鹿見了就會疾速奔跑,這四種動物到底誰更知道什么才是天下真正的美色呢?依我看來,那些仁義的端倪,是非的途徑,錯綜復雜,我怎么能知道它們之間的分別呢!”
齧缺說:“你不了解世間的利害,難道至人也不了解世間的利害嗎?”
王倪說:“至人神妙極了!山澤燃燒,他不會感到炎熱;江河封凍,他也不會感到寒冷;雷電劈山、暴風掠海,他也不會感到驚恐。像這樣的至人,駕著云氣,騎著日月,而遨游于四海之外,生死都不能讓他受到影響,更何況世間的利害小事呢!”
【品評】
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鰍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鰍與魚游。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
人總是認為自己為萬物之靈,人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掌握這個世界,人總是認為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這個世界。莊子借王倪之口說,這是不對的。人睡在潮濕的地方會有腰疾,但泥鰍不會;人爬上高樹會恐懼,但猿猴不會。人所美味,其他動物不一定愛吃;人之所美,但魚見會潛入水底,鳥見之卻要高飛??梢?,人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強加給這個世界,人也不知道萬物都有什么習性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