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又是大清王朝的“亂臣賊子”,還是中華民國的“不赦罪人”。他是袁世凱。
在近代中國的關(guān)鍵時刻,反復(fù)出現(xiàn)“非袁莫屬”的歷史格局決非偶然。對于傳統(tǒng)中國官場的運作路數(shù),他輕車熟路、游刃有余。上有最高當權(quán)者對他的知遇之恩,其政壇引路人皆為晚清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如李鴻章、榮祿等,甚至包括他后來的最大政敵攝政王載灃,滿人“領(lǐng)袖”奕劻更是堅定地站在他的政治同盟中,可以說“至死不渝”;其同僚張之洞、劉坤一、端方、吳大澂、那桐、載振、周馥、盛宣懷、張謇、徐世昌、嚴修、唐紹儀、趙秉鈞、張鎮(zhèn)芳、孫寶琦、楊士驤等人則是對他欽慕有加;新軍將領(lǐng)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更是其心腹股肱;另外他通過政治聯(lián)姻,精心營造編織了一張幾乎籠罩了整個近代中國社會高層的巨型網(wǎng)絡(luò)。甚至革命黨中不少要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他寄予厚望。
然而,當時中國處“千年未有之變局”,從淮軍營中低級官吏到大清帝國內(nèi)閣總理,這一過程的完成,僅靠投機鉆營、善于奉迎能夠得以實現(xiàn)嗎?李鴻章去世前一日,口授遺疏,保薦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竟如此贊譽他:“環(huán)顧宇內(nèi)人材,無出袁世凱右者”。
幾乎見證了整個晚清史的外籍官員赫德更是盛贊他為“中國最有能力的人物”。而在美國歷史學(xué)家費正清作所主編的《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一部中則如此稱呼他:“天生的實踐家,沒有哪一個官員像袁世凱那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為改良爭取到如此多的東西”。
“他身材不高,但長得較粗壯,令人感到他是一個果敢、精力充沛的人?!边@是后任民國外交部次長的顏惠慶在回憶錄中對袁世凱的描述。近代中國著名外交家顧維鈞與袁世凱共處多年,他這樣形容自己對袁的印象,“他堅強、有魄力,誰一見他也會覺得他是一個野心勃勃、堅決果敢、天生的領(lǐng)袖人物?!莻€老練的政治家。他不僅深知中國的貧弱,也洞悉日本帝國的擴張政策”,并拋棄成見肯定“他是一個愛國者。”
同時袁世凱在日常生活中“談吐巧妙而流暢,還經(jīng)常加進一些幽默”的風(fēng)格,也給后來的美國駐民國公使萊因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