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量怎么說也會逐漸下降。其實這未必是壞事。年齡不饒人嘛,若是還要堅持劇烈運動,只能加大活性氧的危害。所以運動量隨年齡增長成反比,乃是自然規(guī)律。
不過人類也屬于動物,好動的天性摒棄不得。動物若是喪失活動能力了必然死亡。人類雖然比其他類動物卓有操守,但是不活動身體,絕對意味著走向死亡。
只要時?;顒由眢w,年輕時鍛煉的肌肉就不至于衰減。肌肉不衰減,就能保證血流暢通。如今社會發(fā)展,出行方便,以車代步,人變懶惰,這也是成年病人群增加的一大禍源。
長壽的第三個條件,強調(diào)的是大腦的活性化。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是遵照大腦的指令進行的,我們依賴大腦而生存。大腦衰弱直接影響著身體的衰弱。
但是,我們以往使用大腦的方法不對,嘴上說“要動動腦筋”,然而對如何去動腦卻莫衷一是。有助于長壽的動腦方式,只能是利導思維,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壽星老們,都具有這個共同的特點。
付諸于利導思維的人,開朗豁達,他們的大腦無須考慮那些復雜的問題,就能讓腦內(nèi)嗎啡輕松地分泌出來。
分泌腦內(nèi)嗎啡的標志,是大腦中出現(xiàn)α波。將自己置身于產(chǎn)生α波的環(huán)境中,心態(tài)才會開朗舒展,性情才會豁達樂觀,進而在腦內(nèi)嗎啡的分泌中,去感受其樂陶陶的心曠神怡。
對每天都忙忙碌碌,無暇去顧及這一切的人,我認為還有一個好辦法可以施行,那就是無論怎么忙,每天總得有睡眠,那就利用睡眠的機會來放松大腦。
不管現(xiàn)實中遇到的事情多么紛繁,每天入睡前,務必要清除雜念,轉(zhuǎn)而則可以對自己的夢想、期待、計劃浮想聯(lián)翩,或者干脆沉浸在往事幸福的回憶中。只要心曠神怡地進入夢鄉(xiāng),不僅能夠促進腦細胞的活性化,還可以給予肌肉愜意的刺激,收到與運動同樣的效益。
如果精神壓力異常大,占滿了大腦的空間揮之不去,那索性就一個心思地去培養(yǎng)利導思維的意境。開始時或許很吃力,不過能否進入利導思維的軌道,乃是能否順利并軌,進入健康與長壽大道的關鍵。
當然,我們決不是為了長壽而長壽,惟有活得健康,大腦不癡不呆才是我們的目的。只要注重飲食生活,增強肌肉和利導思維三方面的調(diào)節(jié),既健康又長壽的局面完全可以打開。
現(xiàn)在,社會老齡化的林林總總,已經(jīng)顯露無遺。老年人似乎成了社會的弱勢群體,似乎年輕的勞動力背負著他們的福利。因此有人說“這乃是一個壓得我們喘不上氣來的社會”。其實未必如此,因為從第一線退下來的“老人”,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弱勢。他們經(jīng)驗豐富,作為見多識廣的前輩,對社會依然還大有用場。需要體力的工作,盡可能讓年輕人接替,而老年人呢,應當在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展現(xiàn)自己經(jīng)驗才智的地方大顯身手。于是健康的體魄和清晰的頭腦,就成了必需的條件。為了自我價值的進一步實現(xiàn),為了社會的發(fā)展,老年人務必要去營造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