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日軍重創(chuàng)北洋艦隊(2)

帝制的終結(jié)(上):甲午之殤 作者:胡為雄


開戰(zhàn)不久,定遠艦四炮齊轟時,將自身的艦橋震垮,丁汝昌及駐定遠艦助戰(zhàn)的戴樂爾都受了傷。見戰(zhàn)情危急,丁汝昌拒絕隨從要自己入內(nèi)艙,堅持坐在甲板上督戰(zhàn)。由于旗艦信旗也被毀壞,丁汝昌站在甲板上只能鼓一鼓士氣,故海戰(zhàn)剛一開戰(zhàn)北洋艦隊就失去了指揮,各艦開始自行作戰(zhàn)。

日艦見狀,即以魚雷快船直攻定遠艦。尚未駛到時,致遠艦開足機輪前進,擋在定遠艦前面,將來船攻沉,但自身也受傷著火。這時,日軍的四艦利用航速優(yōu)勢,繞攻北洋艦隊右翼較弱小的超勇艦和揚威艦,二艦相繼被擊中起火。揚威艦只得退出戰(zhàn)斗,超勇艦則不幸沉沒。超勇艦被擊沉后,與之一起作戰(zhàn)的經(jīng)遠艦立陷孤立。它本來截門橡皮就已損壞,行動較緩,四艘日艦見狀即圍攻過來,將它擊沉。不過,日軍的吉野艦同時也被北洋艦隊擊中起火,但火勢剛起就很快被撲滅。

滅完火后,吉野艦迅速沖上前來,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見了,便準備與敵艦同歸于盡,即下令撞沉吉野艦。當致遠艦向吉野艦右舷高速撞去,對方見狀大驚失色,急忙發(fā)射魚雷。致遠艦遭魚雷轟擊后,旋亦沉沒。

丁汝昌見連失三艦,超勇艦管帶黃建勛、經(jīng)遠艦管帶林永升、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及全艦官兵葬身海底,頓時雙眼發(fā)紅,他指揮旗艦定遠艦和鎮(zhèn)遠艦一起向日軍艦隊的旗艦松島號猛撲過去。定遠艦和鎮(zhèn)遠艦是號稱為東洋第一艦的巨型鐵甲艦,總排水量都有七千三百噸,比松島艦的噸位高出近一半。它們在沖入敵陣、接近松島艦時,雖各中炮彈七百余發(fā),但艦上官兵勇猛無畏,冒死擊敵,將艦上配有三發(fā)威力極大的榴彈炮發(fā)向松島艦。

松島艦在遭受重炮的轟擊后,頓時濃煙滾滾,負重傷而失去了戰(zhàn)斗力。繼之定遠、鎮(zhèn)遠兩艦又重創(chuàng)日艦比叡號和赤城號。

可是,當定遠艦與鎮(zhèn)遠艦重傷松島號時,另八艘日艦對北洋艦隊已受傷的揚威艦和濟遠艦、廣甲艦進行圍攻。這三艘戰(zhàn)艦各只憑著艦上配備的六門速射炮和十門機炮與敵對戰(zhàn)。它們配備的彈藥本來就不足,加之質(zhì)劣,一半以上的炮彈是臭彈、啞炮,對敵幾無威脅。不到半個時辰,揚威、濟遠、廣甲三艦在圍攻中全都受重傷。揚威艦艙內(nèi)被炸,又被濟遠艦當腰觸裂,駛至淺水而沉。濟遠艦在炮彈打盡、僅有的幾枚魚雷發(fā)光后只得逃逸,在逃逸中又擱淺,日艦這時追上來向它猛擊,管帶林履中憤恨無比,蹈海而死。

戰(zhàn)至傍晚,北洋艦隊只剩下四艦御敵。后來靖遠、來遠兩艦又受重傷,無法再戰(zhàn),退出戰(zhàn)場。丁汝昌就只靠著定遠、鎮(zhèn)遠兩艦拼死支撐著與日艦苦戰(zhàn),所配的彈藥全部打光了,兩艦官兵仍然勇猛無畏地與敵艦相持。

至日暮時分,日本艦隊也彈藥告盡,無力再戰(zhàn)。它們帶著累累傷痕,護衛(wèi)著遭重創(chuàng)后喪失了指揮能力的松島號旗艦,在暮靄中脫離戰(zhàn)場。

日軍海陸并勝,僅戰(zhàn)死官兵五百余人即擊敗清軍主力。前方的捷報傳至東京,睦仁天皇大喜。他知在日清兩國軍事實力不相上下,且稍呈弱勢之時能大勝清國,全賴將士用命,遂下達敕書嘉獎日軍海陸官兵,還親自譜寫軍歌《黃海之大捷》以鼓舞士氣。

緊接著,日本召開第七屆議會,通過了一億五千萬日元的臨時軍事費用預(yù)算方案,以供侵入中國本土作戰(zhàn)。會議結(jié)束后,睦仁天皇即命朝鮮前線日軍進攻。第一軍奉命一舉突過鴨綠江,然后分兵進擊,擊潰清兵三萬,于10月31日侵占安東。

占領(lǐng)安東后,司令官山縣有朋激動無比,想到1592年豐臣秀吉指揮日軍進占平壤、謀劃攻占北京以遷日本國都于彼的未竟之志將要實現(xiàn),不禁老淚橫流。為了煽動人心,制造混亂,他裝扮成吊民伐罪的樣子,連夜寫成《告十八行省豪杰書》,令人四處張貼。其中稱:“滿清氏原塞外之一蠻族,既有非命之德,又無功于中國,乘朱明之衰運,暴力劫奪,偽定一時,巧操天下。滿清氏之命運已盡,而天人與棄之因也。我日本應(yīng)天從人,大兵長驅(qū),以問罪于北京朝廷,將陳清主面縛乞降。十八行省豪杰當逐滿清氏于境外,以托大業(yè)。”與此同時,山縣電奏大本營,準備揮師山海關(guān),實行直隸作戰(zhàn)。

然而日皇睦仁卻不想讓日軍直取北京,他即電令山縣:“切不可進取山海關(guān)。議會雖已增加軍費預(yù)算,但我國力有限,遠不足供中國本土作戰(zhàn)之用。盡快迫使清廷簽訂城下之盟,是為上策。”緊接著,睦仁天皇在大本營令陸軍大臣大山巖為司令官組成第二軍,用四十余艘運兵船海運二萬五千名日軍至遼東半島,打算攻取金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