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我父子的擅權(quán)和覆滅
622年,圣德太子沒能戴上自己制定的“天皇”的桂冠,就病歿于斑鳩宮,四年后,蘇我馬子去世,又兩年,推古女王也去世了。繼蘇我馬子為大臣的是其子蘇我蝦夷,他和叔父境部摩理勢商量天皇繼嗣問題,蝦夷主張立敏達(dá)大王的孫子田村皇子,而摩理勢則主張立圣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王。
當(dāng)時蘇我氏全族都在蘇我馬子的墳前建廬守喪,摩理勢自焚其廬,跑回家去,以示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絕不妥協(xié)。蘇我蝦夷派人勸他說:“大家說的都錯,就你說的對,我一定會遵照你的意見辦理;大家說的都對,就你不開竅,我當(dāng)然要違背你的意見。你不要執(zhí)迷不悟,咱們兩人若相爭斗,國家必亂,后人也會說是你我二人敗國,徒留千載惡名,何苦來呢?你別再和族人對著干了!”
這番話與其說是勸告,不如說是威脅,摩理勢當(dāng)然不肯聽從,就逃去泊瀨王(圣德太子之子)府上藏了起來。不過他也真倒霉,沒過多久泊瀨王也去世了,摩理勢無從依靠,被迫和蘇我蝦夷兵戎相見,兵敗被縊殺。于是蘇我蝦夷擁立田村皇子繼位,即舒明天皇。
舒明天皇在位十三年,沒有多大的建樹,而蘇我蝦夷及其子蘇我入鹿則日益囂張跋扈,引發(fā)了因圣德太子改革而得以參與朝政的很多中小貴族的不滿,傳說為物部一黨殘裔的中臣鐮足是反蘇我勢力的首腦,而山背大兄王則是他們的精神領(lǐng)袖。
641年,舒明天皇在百濟(jì)宮去世,蘇我蝦夷學(xué)他老爹?子的做法,不立天皇之子,而立皇后寶皇女(同時也是舒明天皇的侄女)為天皇,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二位女主——皇極女帝。
蘇我蝦夷想使蘇我氏的權(quán)勢代代煊赫,著力培養(yǎng)其子入鹿,自行授予他“大德”的紫冠,使其掌控朝政。蘇我祖孫父子,一個比一個張狂,到了入鹿時代,出入儀仗等同于天皇,蘇我家子女都稱王子,儼然不是大臣,而是倭國真正的統(tǒng)治者。為了打擊反對勢力,更為了使有蘇我家血統(tǒng)的古人大兄皇子可以順利成為下一任天皇,入鹿還派兵襲擊山背大兄王,迫其自殺。
這一舉動,使得皇子們?nèi)巳俗晕?,認(rèn)定若不及早誅殺蘇?入鹿,自己的性命也會如同山背大兄王一般不保。于是中臣鐮足等人就與舒明天皇和皇極女帝所生的葛城皇子——又稱中大兄皇子——聯(lián)起手來,伺機(jī)鏟除蘇我氏一門。
645年六月,朝鮮半島三國——高句麗、百濟(jì)、新羅——都派使節(jié)來到倭國,與大和朝廷修好,按照禮儀,大臣蘇我入鹿必須出席,同時由倉山田石川麿(可以寫作“麻呂”,這是日本所獨創(chuàng)的漢字)宣讀表文。這位倉山田石川麿也是中大兄皇子一黨,建議趁此機(jī)會誅殺蘇我入鹿。
六月十二日,皇極女帝、古人大兄皇子和群臣都來到太極殿,準(zhǔn)備接見三國來使。中臣鐮足設(shè)計解除了蘇我入鹿須臾不肯離身的配劍,而中大兄皇子則命令禁軍鎖閉了十二道宮門,只等倉山田石川麿宣讀表文時,佐伯連子麿等刺客就沖出去取了入鹿的性命。
然而事到臨頭,佐伯連子麿等人卻膽怯了,倉山田石川麿表文即將讀完,卻不見有人動手,以為陰謀敗露,不禁渾身打顫。蘇我入鹿并非蠢人,看到這種情形,心知有異,假裝詢問說:“何故發(fā)抖?”倉山田石川麿支支吾吾地回答說:“因為站在天皇面前,感覺十分緊張?!?/p>
眼看計劃就要破產(chǎn),隱藏在暗處的中大兄皇子一不作二不休,干脆親自動手,大吼一聲跳將出來,一劍刺傷蘇我入鹿的肩膀。蘇我入鹿匆忙躲避,但受中大兄皇子這一劍所鼓舞,佐伯連子麿等刺客也勇氣倍增,紛紛躥出,砍傷了蘇我入鹿的腿腳。
蘇我入鹿自知無法逃脫,于是跪在皇極女帝面前,口稱“臣不知罪”?;蕵O女帝驚慌地詢問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伏地上奏說:“蘇我入鹿謀殺皇子們,想要傾覆帝位,以蘇我氏代替皇統(tǒng),罪不可赦!”皇極女帝看他從容的樣子,料知是有備而來,此事斷難善罷甘休,于是長嘆一聲,轉(zhuǎn)身退入內(nèi)宮。女帝才走,中大兄皇子一聲吆喝,眾人亂劍齊下,把蘇我入鹿斬成了肉醬。
中大兄皇子隨即率部入駐法興寺,筑城備戰(zhàn),還把蘇我入鹿的尸體還給其父蘇我蝦夷,等于下了戰(zhàn)書。不滿蘇我氏專權(quán)的皇族和貴族們紛紛前來投效,蘇我氏宏偉的大廈瞬間崩塌,蝦夷知道大勢已去,便于家宅內(nèi)縱火自焚而死——可惜的是,他當(dāng)年奉圣德太子之命編纂的史書《天皇記》和《國記》,也就此化為了灰燼。
經(jīng)此政變,皇極女帝決意退位,讓給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喜出望外,正打算接受,卻受到中臣鐮足的勸阻。鐮足的意思很明確:你發(fā)動政變,是為國除奸,不是為了個人的野心,如果就此繼位,后世將說你是逼宮篡位之君。當(dāng)然他表面上沒這樣說,他編的說辭是:“古人大兄皇子是您的兄長,輕皇子是您的舅舅,如果越過他們繼承皇位,有悖長幼之序,孝悌之禮。”天曉得,日本中世紀(jì)以前的繼承制度從來不講長幼,所謂孝悌等儒家禮法也是才剛輸入的泊來品。
中大兄皇子最終接受了中臣鐮足的諫言,推戴輕皇子,輕皇子還想讓給古人大兄皇子,古人大兄皇子一想:當(dāng)初支持我的是蘇我入鹿,現(xiàn)在入鹿已死,我若繼承皇位,那不是兇險萬分嗎?于是堅辭不受,甚至削發(fā)出家以明志。
輕皇子就此登上御座,后世稱為孝德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