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游戲,手指游戲和伴隨身體動作的童謠
孩子到了 2歲半或 3歲以后,對自己的身體和周圍世界有了更多的意識,這時可以帶他們玩一些更復雜的故事游戲[如《我們繞過桑樹叢》( Here we go round the Mulberry Bush),《劃船》( Row your boat)],或是唱一些講述“身體”故事的歌謠[如《頭、肩膀、膝蓋和腳趾》( Heads,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手指游戲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用手指做簡單的道具可以演繹出許多小故事——小老鼠藏在老鼠洞里;小蜘蛛爬上噴水口;拇指哥藏貓貓,又跑出來問好。
幼兒園里一個重要的集體活動是“圓圈游戲”或“晨圈”。通常,晨圈中包括很多不同的歌謠和游戲,開始是針對學步兒童的簡單內容——如《轉圈圈》(Ring-a-ring-a-roses),然后逐步過渡到針對 5~ 6歲孩子的動作更復雜的游戲——如《圍著村莊轉呀轉》( Round and Round the Village),此外還可以通過歌曲和童謠的形式,將故事表演出來——比如秋天收獲,冬天拾木柴,春天清掃房屋,夏天在海灘上玩耍。
累加型故事和荒誕故事
3~ 4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吸收累加型故事中更復雜的童謠和重復。在累加型故事中,角色不斷登臺,加入到同一活動中?!督炄恕泛汀栋翁}卜》就是這樣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有大量的重復,每次有新的角色加入進來,同樣的動作就會再重復一遍——例如追趕姜餅人,幫助拔蘿卜。這些故事中朗朗上口的歌謠很容易成為孩子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盡快從室外游戲時間轉入洗手時間,就可以說,“跑啊跑,快快跑,我是姜餅人,誰也抓不到”!
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語言豐富,有韻律感,極具幽默色彩的“荒誕”故事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缎咧恪罚ㄒ?267頁)和《咯吱叫的小老鼠》就屬于這樣的故事?!犊┲ń械男±鲜蟆肥嵌砹_斯經典的荒誕故事,講的是一只小老鼠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口朝下的罐子,于是爬進去,把它當做自己的家,這時來了一只“呱呱叫的小青蛙”——
“小房子,小房子,這是誰的小房子?”
“是我的?!敝ㄖń械男±鲜笳f,“你是誰?”
“我是呱呱叫的小青蛙,我可以進來和你一起住嗎?”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這一情節(jié)不斷重復,“蹦蹦跳的小兔”來了,“巧嘴的狐貍”來了,“灌木叢里的狼”來了,最后,“好重好重的熊”來了,坐在罐子上,把每個人都壓扁了。許多不同的故事都以此為主題,其中包括《老鼠和手套》。你也可以用周圍常見的動物來代替故事中的動物。成人一定要注意,不要過于嚴肅地看待那些具有荒誕色彩的兒童故事。它們呼應著孩子心中正在萌芽的幽默感,甚至無視兒童故事一定要有“美好結尾”的黃金法則——荒誕的本質就是“沒有規(guī)則”。 自然故事和“日?!惫适?/p>
隨著注意力的發(fā)展,從 3歲開始,孩子們漸漸能夠欣賞簡單的自然故事和“生活”故事,例如長頸鹿媽媽第一次帶寶寶去河邊散步;趕路的小烏龜每次遇見陌生的動物,就馬上把腦袋縮回殼里;小蛇翻過籬笆,留下一條銀色的痕跡;農夫烤了一個南瓜餅;小男孩去劃船。這些小故事講述了一些簡單、真實而且有先后順序的事件,有的還帶有重復,或帶有與故事渾然一體的歌謠。小蛇可能會一邊慢慢地爬,一邊唱著歌;農夫烤南瓜餅的時候也可能會唱:
南瓜餅,南瓜餅
味道香,顏色美
誰看了都會流口水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然故事的篇幅可以更長,情節(jié)也可以更復雜。小學教師也可以借助自然故事來引入新的課題,不論是蝴蝶、山脈,還是“水循環(huán)”。這些故事從一開始就抓住孩子們的想象力,使課堂充滿生機。
深受學齡前兒童——甚至更大的孩子——喜歡的另一種“生活”故事就是以“我記得……”開頭的故事。如果你從來沒有給孩子們講過故事,那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我在澳大利亞開幼兒園的時候,就曾在午餐時間給孩子們講我在非洲露營時遇到的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