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塔布與情感矛盾①
(一)
Taboo(塔布)是個波利尼西亞詞。由于它所指的是一個我們已不再擁有的概念,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對應(yīng)的譯名。古羅馬人中間仍然流行的sacer(神圣的,被詛咒的——中譯者)是波利尼西亞語“塔布”的同義語。希臘語中ayos(神圣的,污染——中譯者)和希伯來語中的kadesh(不可接近,神圣的滅頂之災(zāi)——中譯者)也當(dāng)與波利尼西亞人所說的“塔布”表達(dá)同樣的意蘊(yùn)。美洲、非洲(馬達(dá)加斯加)和北亞與中亞的其他民族也都有類似的單詞。
依我們看來,“塔布”的含義有對立的兩方面。對我們來說,它一方面指“神圣的”( sacred)、“祭獻(xiàn)的”(consecra-ted),另一方面指“神秘可怕的” (uncanny)、 “危險的”
( dangerous)、“被禁的”(forbidden)和“不法的或邪惡的”
( unclean)。波利尼西亞語中, “塔布”的反義詞是noa(諾阿),指“普通的” ( common)或“一般可接近的”
( generally accessible)。所以說“塔布”有某種不可接近之物的意思,這主要表現(xiàn)在各種禁忌和限制上。我們常說的“可怕的圣者”從意義上講和“塔布”相近。
[①此一論題最早由弗洛伊德在《性欲三論》(Three Essays)第三章中詳細(xì)討論(標(biāo)準(zhǔn)版,7,225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