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繪畫源流(3)

趙汝珍講古玩 作者:趙汝珍


清初惲壽平,全用此法,為世所稱。再有“寫真”、“寫生”、“界畫”與“寫意”之分:“寫真”者,繪畫人之面貌也,亦謂之傳真,又謂之傳神?!皩懮闭?,照花鳥實物繪畫也?!敖绠嫛闭撸鞴偈覙桥_等用界尺作線以繪畫也。三者因所畫標物不同而異名。但均意在逼真,與真者愈像愈妙?!皩懸狻眲t適相反,不求形絕似,而只渾寫大意也。至繪畫尚有所謂“皴法”者,亦不可不知:即作畫者既鉤成山石輪廓,更欲顯其脈理及陰陽向背,則用皴法。唐李思訓為小斧斫皴,畫家稱為北宗。王維為雨點皴,畫家稱為南宗。又有披麻皴、解索皴、荷葉筋皴、卷云皴等名目,皆以其所似名之也。唐人分山水畫法為南北二宗。南宗以王維為主,重渲染而少鉤勒,其傳為荊浩、關(guān)同、董源、巨然五代之四大名家。宋代之米氏父子,及元之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元之四大家。北宗祖李思訓,山石峭拔,用青綠濃重之色,其傳為趙干、趙伯駒、夏圭、馬遠之輩。繪畫一事至宋代已底大成。所有可通行之路線,已達極巔。故元明而后,只有追蹤與摹仿,并不能再有新意之創(chuàng)生。此所以宋以前之繪畫為可貴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