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捕風(fēng)望影的記述嗎,奧蘭凱果真有國都嗎?
而且,書中提到其都城規(guī)模時還說:
從山上俯視奧蘭凱之都,約有兩個日本都城之大。規(guī)模甚大。
蠻地真的會有這樣的都城嗎?如果清正是從會寧進入的話,那里后來被稱為滿洲,很久以后被稱為中國東北地區(qū),也籠統(tǒng)地稱為間島。間島這兩個字沒有意義,只是表示非漢語詞發(fā)音的文字。據(jù)說那一帶的人們曾住在“包”里,但清正沒有親眼見到這種風(fēng)俗。那部書說,他們從山上以五百挺火槍向都城“齊放”,吹響海螺,齊聲吶喊,于是“帝王逃離皇宮”。
但實情是,當時那一帶的異族還沒有國家,村落分散,各個村落有相當于酋長的頭領(lǐng)。當?shù)弁跆映龌蕦m,清正的左右說,追擊吧。清正說,我方人.少,即使深入,也沒有后援,便停止了前進。以下敘述似乎表明了他進入奧蘭凱的目的:
為的是將其逼得走投無路,以顯示日本武器之威力,故無需追擊。
爾后他們退至國境,據(jù)說在那里抓到了一個叫塞爾托烏斯的將軍。即便這是事實,記述也不得要領(lǐng)。說塞爾托烏斯將軍“年五十有四,身長六尺五寸”,但缺少地志性的具體材料,諸如是什么人、使用哪種語言、服裝什么樣、居住在哪里等。這不是因為清正軍不通當?shù)氐恼Z言,其實是在那里遇到了一個叫后藤的日本人。
后藤是松前的漁民,被風(fēng)浪卷走,漂流到那里,在奧蘭凱住了二十年之久。據(jù)說他會說一口流利的奧蘭凱話、朝鮮話和日本話,因擅長翻譯受到清正重視,并為他取名則二郎,命他為前往各處的帶路人。
朝鮮方面的文書中將奧蘭凱記載為兀良哈。
如果“兀良哈”是清正所說的奧蘭凱,事情就復(fù)雜了。那樣的話,兀良哈就成了蒙古地區(qū)或蒙古人。翻開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詞典》,查“?!?/p>
項,有“兀良哈”一詞,釋為“地名,明代蒙古東部地區(qū)”。《日本國語大辭典》(小學(xué)館)的“wuyanhai”一項中也標為兀良哈,意思也是蒙古人,系“中國元、明、清三代興起于興安嶺以東的蒙古系的一個部族,屢犯明朝北方邊境……”這些說法的文獻根據(jù)好像是《明史》和葉向高的《四夷考》,但終究不是清正到過的那個地方,也不是那里住過的人。
不過,看看地圖’在像是清正進入的地區(qū),有一座山嶺隆起,竟然標著“兀良哈嶺”。
而且,《李朝實錄》中也有“兀良哈”一詞。明人所說的兀良哈和李氏朝鮮所說的兀良哈,無論地域還是民族,似乎都不一樣。順便說一下,這個詞在朝鮮語中還在使用,老人差不多都知道。
他們說那是野人的意思。
但發(fā)音是“olallke”。朝鮮人的這種說法,源自一種模糊的感覺,好像們是曾經(jīng)居住在北方的野蠻人,并且剽悍無禮,屢屢侵擾邊境。
“olanke”這個詞在語感上和妖怪一詞差不多。小時候,媽媽一嚇唬孩說“再哭olanke就來了”,因此,小孩子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但到他們成人,除非成了學(xué)者,否則不會想知道、也沒必要知道那些被稱為的人使用什么語言、生活在怎樣的社會、穿什么樣的衣服。把有關(guān)的情況說得如煙如云、模糊不清,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朝鮮老農(nóng)夫,還是《真撰清正一代記》的撰寫者,可以說沒有多大區(qū)別?;蛟S奧蘭凱這個地區(qū)和民族如妖似魔的真實情況,就存在于這種暖昧之中。
把奧蘭凱說成是日本全然不知的國家的那部書.莊助雖與其處在同一時代,但他不可能讀到。關(guān)于那個“全然不知的國家”,老人佐平也只知道那個程度,這讓莊助感到很困惑。
平戶城只有海灣邊上才有平地。面向海灣有一座被米櫧、橡樹和樟樹覆蓋的小山,名叫勝尾岳,印山寺房舍在它的半山腰上。門前有一條羊腸小道,沿半山腰的等高線向北延伸,不遠就變成坡道往下去了。下坡的那一帶,徒步武士房和鋪面房鱗次櫛比,海邊的氣味兒一直飄到巷子里。巷子深處有一座老房子,海盜大頭目顏思齊曾在那兒開裁縫店,現(xiàn)在還有一位年邁的明人住著,并且依舊是裁縫店,也和顏思齊一樣,受明人之托剪裁明服,不知道這是為什么。聽說老人是浙江人,年輕時掌管三艘大船以平戶為中轉(zhuǎn),往來于福州、泉州、寧波和遙遠的松前之間。上了年紀之后,就把大量財產(chǎn)散給嘍噦們,自己隱居平戶。前面已經(jīng)說過,海禁是明的國策,不管誰,只要向海中投放木板,哪怕是一塊半塊,便不可再返回祖國土地度晚年。這個老人也無可奈何,只好住在平戶。人們說,明的秘密貿(mào)易船一進入平戶,船上的人們就帶著貴重物品到這個巷子來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