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姓端木,名賜。小孔子31歲。
抑:或者。
聞:聽到,了解到。
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
子禽問子貢:“先生每到一國,一定能了解到該國的政事,是求來的呢?還是人家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先生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先生是憑著這些良好的道德聲望得到的。先生求取的辦法,大概不同于別人求取的辦法吧!”
孔子周游列國過程中,并不是每到一國都能參與政事處理,但是每到一國都會有人與他討論政事。為什么?因為他是一個有名氣的政治家,有著“溫、良、恭、儉、讓”這些良好的道德聲望。陳子禽問得很尖銳,是孔子自己要參與、了解呢,還是別人主動邀請他參與、了解呢?子貢答得也很有水平。即使是孔子主動要求了解該國政事,他也和別人的主動了解不同,因為他“溫、良、恭、儉、讓”。立場決定手段的性質。手段相同,服務的對象不同,服務的事業(yè)不同,性質就不同。
子貢說辭固然很漂亮,“溫、良、恭、儉、讓”,但孔子在各國無法推行自己的主張,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既得利益集團構成了威脅。比如魯昭會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在三十五虛歲時到齊國與齊景公議政,很得賞識,景公就想給孔子封一塊地方,為齊國名相晏嬰所阻止(事見[18.3]章解讀)。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在六十三虛歲時來到楚國,楚王也很贊賞孔子的執(zhí)政理念,也想給孔子封地七百里,又為楚國令尹子西(令尹相當于宰相)所阻止(事見[18.5]章解讀)。事實就是這樣,孔子做了官,人家就做不成;孔子的政治勢力增長了,人家的政治勢力就減弱了。政治有jj}他性質,如何體現一個“讓”字,很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