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感覺情形總是如此,您的眼睛不停地告訴我應(yīng)該如何行動。每當我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時,您的長嘆,您緊抿的嘴唇,緊皺的眉頭、僵硬的姿勢,那細細的、克制有禮的嗓音都清楚地傳遞著一個信息:您無法認同,因為那是您從未做到的。于是,我變成了您,變成了一個拘謹膽怯的小女孩。
麥琪給我念的這些話是她在接受治療一個療程后寫下的。那時我們正在討論為什么她的自我形象和她媽媽布蘭達這么相像。布蘭達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相信自己是個“怪人”。小的時候,要是她想要自己一個人待著,不去朋友家玩,媽媽就會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奇怪,雖然布蘭達有很多朋友,他們也常常在一起玩。
所以,布蘭達做了母親后也不自覺地將這種嘉年華之鏡式的自我形象傳遞給了女兒麥淇。要是麥琪有時候不去朋友家,自己待在房間里玩,布蘭達就要問:“你確定真的想這么做嗎?”就這樣,等麥琪十幾歲的時候,她只要一個人待著就覺得自己是個怪胎,她的自我形象出現(xiàn)了偏差。如果有一個準確真實的自我形象,麥琪就會了解,自己“覺得一個人待著也很舒服”的想法完全是正常健康的,人并不需要時時刻刻都有人陪伴。
母親的自我形象在子女身上施加的影響早在我們未出世前就已顯露端倪。
母親先入為主的愿望
在母親百般挑剔的目光下成長,芭芭拉十幾歲的時候就幻想著自己將來生一個和自己一樣金發(fā)碧眼的女孩子,但要比自己好看。事與愿違,芭芭拉的女兒長著一頭棕色的卷發(fā)和一對棕色的眼睛,這令她非常失望。自此,她總是用挑剔不滿的眼光看待女兒,就像當初母親看待她一樣。
想得越好,跌得越重:南希?弗萊迪在《容貌與生活》(Our Looks Our Lives )一書中強調(diào),在懷孕期間,準父母們喜歡幻想未出世的孩子是什么樣子:“形體,身高,性別乃至于是否繼承了父母的發(fā)色都是父母幻想的內(nèi)容;他們希望孩子像自己,還要比自己更好?!比绻赣H的自我形象是嘉年華之鏡式的,孩子長得又和她理想中的樣子不一樣,她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有缺陷,而在寶寶出世前不遺余力的幻想也會轉(zhuǎn)變成巨大的失落感。
反過來,如果母親有著嘉年華之鏡式的自我想象,那么即便我們和她期望中的一模一樣,也會碰到另一個問題:為了成為母親心目中理想的女兒,我們需要承受壓力。這么一來,結(jié)果只有一個:扭曲自我形象。
海莉的經(jīng)歷很好地證實了這一點??吹絼偝錾暮@蜷L著烏黑濃密的頭發(fā),母親艾琳十分欣喜。因為艾琳自己出世的時候是光著腦門,后來也一直被人說長著“稀稀拉拉的暗褐色頭發(fā)”。艾琳覺得海莉的頭發(fā)像自己的姐姐,姐姐一頭又黑又濃密的長發(fā)讓艾琳自慚形穢,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姐姐。就這樣,海莉小時候,艾琳一直理想化地認為她的寶貝是個完美的孩子,并且每次海莉表現(xiàn)出自我懷疑的念頭,艾琳都一概不予理會,固執(zhí)地認定海莉沒有任何缺點。
海莉的頭發(fā)后來也變成了暗褐色,艾琳卻仍然說是黑色,還不時地拿雜志上的黑發(fā)女星照片給海莉看,說她們的頭發(fā)看起來一模一樣。海莉覺得自己真實的形象和母親捧在手心里的樣子相距甚遠,因此認定自己“不夠好”。這無疑是一種扭曲了的自我形象。更糟的是,為了不讓媽媽失望,海莉還必須不停地掩飾自己對于自我形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