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百姓的道德觀念——非公道德
有一次,我騎著摩托車到郊區(qū)兜風,路過一片果園,看到果園里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此果園已承包給個人,偷摘一粒果子者,罰款100元?!?/p>
顯然,這片果園以前是集體的,現(xiàn)在承包給個人經(jīng)營。
可是,我從這塊告示牌中還看出一個潛臺詞,那就是:“以前果園是屬集體的,偷摘果子不關(guān)我的事。現(xiàn)在已承包給個人了,你就不能亂偷摘?!?/p>
這就是老百姓的道德觀念,拿公家的東西可以,拿個人的東西不行。
農(nóng)耕社會的經(jīng)濟連帶是內(nèi)外有別、親疏有分的。私人關(guān)系越親近,就越要講道德,越不容許傷害。損害了越親近的人受到的指責越重,越不能容忍。相反,對損害了不相干的陌生人,指責較輕,較為寬容。比如:虎毒不食子(再惡毒兇狠的人,也不能傷害自己的親人,傷害他人情有可原);
兔子不吃窩邊草(不要傷害鄰近的人,要做壞事到遠一點兒);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親人做壞事,要為之隱瞞);
吃里爬外(幫外人不幫自己人,這是最可恨的);
家丑不可外揚(別人的丑就可以外揚);
……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具有明顯的偏私、利己、袒私的特點,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帶有明顯的私人感情色彩。
儒家雖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說法,但這不意味著孔子提倡人人平等的社會公德,將心比心只是由親而疏,推近而遠的??纯慈寮业浼憧芍?/p>
《孝經(jīng)》上說,不愛其親近的人,而愛他人者,是違背道德的。
《中庸》也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親近善待自己的親人,是最重要的。
有個極端的例子,是孔子后世孔融為吃人者辯護的記載(據(jù)《傅子補遺》)。漢末時,管仲陽和弟弟與另一人做伴行走,躲避戰(zhàn)亂。天下雨,糧食斷絕。管仲陽對弟弟說:“今天若不把同伴殺了吃,三個人都要餓死。”于是,他便和弟弟把那個非親非故的人殺了。有了吃的,終于到達目的地。后來兩兄弟無罪釋放。殺人居然無罪,理由是什么呢?孔融舉出兩點:一是自己身體是父母給的,要保存以盡孝;二是兄弟朋友不能互相吃,不得已要吃人,也要選擇與己無關(guān)的人(符合親疏有別的道德標準)。
可見,中國傳統(tǒng)道德主要是私德,而不是公德。
中國農(nóng)耕社會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體生活,缺乏組織的公務(wù)、工作聯(lián)系,致使公德的觀念、意識形態(tài)未得到發(fā)展。私德的發(fā)展,使得拉關(guān)系、走后門、徇私情的行為變得合理化了。
中國的私德,經(jīng)過幾千年的充分發(fā)展,結(jié)果使整個道德體系嚴重畸形——私德發(fā)達,組織公德與社會公德缺乏。
老百姓公德的缺乏給政府行政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也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國有資產(chǎn)的損失。人們經(jīng)??吹?,一些人在外面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潑臟水,排泄污染物,自家里卻清掃得干干凈凈。一個城市居然被貼上數(shù)百萬張小廣告,擦了又貼,再擦再貼,跟城管人員玩老鼠逗貓的游戲,電話亭、地上井蓋、道路、線纜等公共設(shè)施被損被盜長年不斷……
公民的公德培養(yǎng)是政府的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wù)。缺乏公共道德基礎(chǔ),社會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難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