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從洋務運動開始就活躍在政壇上,是碩果僅存的“中興名臣”。1908年,他71歲了,對朝政有經驗、有看法,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秶剛涑恕氛f他“暮年才盡,執(zhí)筆沉思,終日不成一字”。光緒皇帝的遺詔出自張之洞的手筆,其中有一句話是“在天之靈彌留不起”,讀者皆掩口而笑。對于張之洞這樣的老臣,載灃原本可以借用他的經驗和人脈,讓他辦點具體事務??奢d灃將張之洞也視為權力威脅,棄之不用,讓他管些文化禮樂等冷衙門。張之洞晚年想提拔幾個官員都做不到。比如一次安徽蕪湖道出缺,張之洞舉薦易順鼎。載灃對張之洞舉薦的人特別敏感,借口易順鼎是著名詩人,詩寫得好不一定能治好地方,擱置不用。遇到朝廷大事,張之洞極力諫爭、百般陳述,載灃都懷疑張之洞的意見主張不是出于公心,全都不采納。張之洞公開反對載洵、載濤獨攬軍權,最后載灃頓足呵斥他:“這不關你的事!”張之洞生平多處順境,想不到晚年位極人臣了卻遭到訓斥,而且境遇越來越糟糕。老書生一時間想不開郁郁成疾。他干脆不管朝政,埋頭將平日詩稿自編為《廣雅堂集》,希望文章能流傳下來。1909年(宣統(tǒng)元年)夏,張之洞即因病請假,10月病逝。朝廷追謚他“文襄”。
奕劻被擱置、袁世凱被罷免、張之洞郁郁而終,表明朝廷最高層真正有施政經驗、踏實干事的力量的徹底消失。隆裕、載灃等人的最高權力,力圖掐死所有現(xiàn)有和潛在的威脅,如今連能夠制約他們的力量也消失了,成了不折不扣的絕對權力。在矛盾重重的王朝末日,絕對權力不見得是壞事——如果載灃能用好絕對權力,乾坤獨斷、雷厲風行、快刀斬亂麻的話。對于有作為的掌權者來說,權力只是工具,斷不能成為目的。可惜,載灃不能用權力來為國家和愛新覺羅家族做些有益處的事情,一味迷信絕對權力能保證王朝長治久安,對朝政卻得過且過,辜負了慈禧對他的信任和厚望,也白白浪費了飛到他手上的歷史機遇。為了權力而追逐權力的人注定不是個有作為的人——而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多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有作為的掌權者來扭轉危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