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蘋果挽救了臺灣經(jīng)濟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作者:曾航


2010年,臺資工廠共為蘋果組裝了4 660萬部iPhone手機,近1 500萬臺的iPad平板電腦,還有大量Macbook筆記本電腦、iPod播放器等產品,這些產品幾乎全部由位于中國內地的臺資工廠生產。

“近幾年全球IT產業(yè)的趨勢,都是跟著蘋果走的。一般IT產業(yè)8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次大的變化?!迸_灣拓墣產業(yè)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指出。而蘋果的訂單,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處于衰退邊緣的臺灣經(jīng)濟。

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蘋果對整個臺灣經(jīng)濟的重要性。2010年蘋果為臺灣科技業(yè)創(chuàng)造的營業(yè)收入高達1兆新臺幣,占到臺灣科技業(yè)總產值的十三分之一。

90%以上的iPhone由鴻海組裝;幾乎所有的iPad平板電腦由鴻海組裝,蘋果Macbook電腦主要由廣達代工,蘋果的訂單占到廣達總營收的30%,并成功幫助廣達阻止營收下滑;一半的蘋果iPhone攝像頭由大立光提供,幾乎所有的iPhone觸摸屏由宸鴻和勝華提供……

蘋果訂單的重要性還可以從郭臺銘手上兩家上市公司的巨大盈利情況窺見一斑:

在臺灣上市的鴻海精密(2317TW)僅2010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就高達685億美元,全年凈利潤達到數(shù)十億美元,這還是在代工業(yè)利潤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取得的。

但郭臺銘手上的另一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國際的情況就不容樂觀。該公司發(fā)布的2010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半年股東應占虧損達到1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擴大66倍。而在此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富士康國際一直是郭臺銘手上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這樣巨大的差別都是因為蘋果的訂單。

在郭臺銘的規(guī)劃中,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國際主要負責手機的代工業(yè)務,而鴻海精密主要負責筆記本電腦等業(yè)務的代工。

應蘋果公司的要求,郭臺銘將iPhone和iPad等蘋果產品的代工業(yè)務放入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的鴻海精密生產。

這主要是因為蘋果不希望將自己最需要保密的產品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競爭對手的產品放在一起代工,而傳統(tǒng)上蘋果是一家電腦公司,放在主營代工電腦的鴻海精密代工,較符合蘋果的保密要求。

從鴻海系幾個上市公司的財報可以清楚地看出,代工蘋果產品的鴻海精密的表現(xiàn)要遠遠好于沒有蘋果訂單的富士康國際,蘋果訂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蘋果現(xiàn)象”并非反映在鴻海一家臺灣企業(yè)身上,同樣依賴蘋果訂單的廣達的處境也十分類似。

在日漸衰退的筆記本電腦代工業(yè)務上,廣達的競爭對手們不斷以低價搶挖它的最大客戶——惠普和戴爾。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廣達2010年的營業(yè)收入依然突破了1兆元新臺幣,這讓其董事長林百里頗為得意。

十年前,廣達僅有10%的營業(yè)收入來自蘋果訂單,而到了2010年,這一數(shù)字提升至30%。正是憑借蘋果Macbook等產品的強勁出貨,才為處于衰退危機中的廣達挽回頹勢,逆勢上揚。

當然,臺灣的科技業(yè)者也為蘋果產品的精密生產立下了汗馬功勞。每一件蘋果產品的出產,都包含著難以言表的艱辛。

臺灣的IT產業(yè),曾經(jīng)因Wintel聯(lián)盟而一度繁榮,但多年過去卻被Wintel聯(lián)盟束縛住手腳,最終淪為國際大廠商的打工者。

但是蘋果的出現(xiàn)重塑了整個IT業(yè)界的游戲規(guī)則,它強有力地吞噬著Wintel聯(lián)盟,這又反過來讓臺灣的IT業(yè)界煥發(fā)出了新的機遇。

臺灣的HTC、宏碁、華碩等大廠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新一波產業(yè)景氣潮流埋下了伏筆。而臺灣的代工廠商們也能夠從蘋果那里獲得更高的代工費用。

關于臺灣代工廠商為蘋果代工的利潤率,一直以來是各大廠商的高度機密,甚至在一家企業(yè)內部能夠真正知道的人也寥寥可數(shù)。但從各方傳來的消息均顯示,蘋果給代工廠商及零部件廠商的代工費用,要明顯高出其他IT大廠。

由于近年代工廠商之間的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臺灣代工廠商的利潤一度跌到冰點。受困于戴爾、惠普這樣強勢的訂單發(fā)包方,臺灣IT業(yè)者多年來一直無法有效提高代工費用。但是為蘋果做代工的鴻海卻得以在2010年提升了代工費用,以應對員工工資上漲等問題,這在一個側面可以看出蘋果為臺灣經(jīng)濟作出的貢獻。

由于臺灣經(jīng)濟受“蘋果紅利”影響過大,因此蘋果公司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對整個產業(yè)鏈帶來重大影響。

2011年1月17日,蘋果CEO喬布斯再次宣告請病假,就讓臺灣蘋果供應鏈企業(yè)大受影響。

喬布斯和他的蘋果時代  臺灣拓墣產業(yè)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指出,過去幾年一再證明喬布斯看準的趨勢都是準確的,而少了喬布斯,蘋果推出的產品說不定就是超前甚至錯誤的。

對于臺灣代工廠商來說,喬布斯的生病給他們正飛速擴張的產能帶來了極大的風險?!艾F(xiàn)在最關心Jobs(喬布斯)病情的人可能是富士康的郭臺銘?!?楊勝帆表示,郭臺銘正在中國內地大力擴張產能,在河南、成都、重慶等地,都在新建工廠。

楊勝帆估算道,蘋果在2011年給富士康的訂單至少會有1 000億元人民幣——和上年相比至少有30%的增長,因此郭臺銘會擴張30%的產能,并新增30%的工人數(shù)量。

在2011年年初時,iPad2和iPhone5的生產計劃已經(jīng)基本完成,因此代工企業(yè)受的影響也較小,但是蘋果后續(xù)可能推出的iPad3和iPhone6是否還能繼續(xù)引領市場,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資本市場上也對喬布斯的生病高度敏感。1月17日喬布斯宣布請病假當天,臺灣眾多和蘋果有關的上市公司均受到較大影響,

包括組裝蘋果產品的鴻海、和碩,生產觸摸屏的TPK、勝華,蘋果產品金屬機殼提供商可成、攝像頭生產商大立光、玉晶光等,都因喬布斯的病退出現(xiàn)幅度不一的異動。

其中iPhone最大的觸摸屏生產商TPK宸鴻(3673TW)第二天大幅下挫,開盤即跌21塊新臺幣,其他蘋果概念股也多以大跌收盤。

“Jobs(喬布斯)的創(chuàng)意和領導風格對蘋果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但我不認為他的生病會對蘋果有根本性的影響,我們需要給他的接班人一些時間觀察一下。”IDC臺灣資深分析師嚴蘭欣則表示。

問題是,上一次喬布斯生病期間,蘋果其他領導人就沒有很好地表現(xiàn)出成功領導蘋果的能力,這也讓許多人為蘋果的未來感到擔憂。

楊勝帆分析道,蘋果的凈利潤提高60%,供應商的凈利潤至少能夠增加30%——過去幾年當中,隨著IT產品的價格戰(zhàn)越打越厲害,代工廠商的日子很難過,但是蘋果卻給出了代工廠商較可觀的代工費用,且訂單越出越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