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順帶講一下"教"。有一次筆者在某國際機場候機樓,聽到一個所謂的國學大師在電視上講什么是教。他說,孝順的孝加上一個文化的文字就是教育的"教",意思就是不孝不教文化。我當時就笑了,這哪是講國學呀,明明是說相聲嘛。教是個會意字,右邊不是文,而是 "攴"( pū),篆體像以手持杖或執(zhí)鞭。在奴隸社會,奴隸主要靠鞭杖來施行他們的教育、教化?!墩f文》曰:教,從攴( pū),從孝,孝亦聲。上所施下所效也。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一句經(jīng)文要特地講析一下。很多人對《孝經(jīng)》里的這句名言不甚理解、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所謂的"封建糟粕",是宣揚兒女對父母的"愚忠愚孝"。不少人要"我的身體我做主",愛咋整就咋整。君不見街上的美容整形手術(shù),哪一個不是活體實驗,毀傷身體發(fā)膚?但就是有人趨之若鶩。
更有甚者。2010年深圳知名臺企富士康出現(xiàn)了青年工人"連環(huán)跳"的自殺案,就是讓人痛心的對"受之父母"的"身體發(fā)膚"的擅自"毀傷"。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發(fā)膚,都是來之于父母,并在父母的養(yǎng)育下得以健康長大。愛護自己的身體,珍視生命,不要讓父母為子女的身體擔憂,這就是最基本的孝道。推而廣之,愛護自己的身體,也要愛護別人的身體。珍愛自己,關(guān)愛別人。這樣的人才是一個有人性的人,一個有孝心的人,一個有愛心的人。
愛護身體,敬重生命。這樣的教育就是教人學會做"人"。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身體的健康,不是屬于個人獨有的,而是關(guān)聯(lián)到身邊的親人、愛人,乃至室友、同事、路人。比如,流感肆虐時發(fā)燒、咳嗽的人在公共場合要主動戴口罩,這就是孝,就是公民素質(zhì)。而公民素質(zhì)的根本問題就是價值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立身行道",立是個會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個大人直立于大地上。《說文解字》曰:立,從大立一之上。大,人也;一,地也??鬃又v,"三十而立",不是指我們今天講的成家立業(yè),而是"君子以獨立不懼"(《易·大過》)。簡單地說,就是30歲人應(yīng)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lǐng)獨立承擔自己應(yīng)承受的責任,并已經(jīng)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fā)展方向。一個人只有擁有了獨立的人格、無畏的勇氣,能坦然,有擔當,這才算長大成人,立起來了。否則,不能算立身,不能稱為"大人"。宋代的邢昺說:"夫為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后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謂先能事親而后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末示其跡。其跡,始者在于內(nèi)事其親也;中者在于出事其主;忠孝皆備,揚名榮親,是終于立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