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狄更斯、柯林斯、加博里奧:模式形態(tài)
“未知的大眾”
坡是偵探小說之父,他的天才構思為其他作家提供了可供延續(xù)的主題。不過,與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偵探小說模式息息相關的因素是英美國家里生活越來越閑適的中產(chǎn)階級、閱讀的傳播和某些國家偵探機構的發(fā)展狀態(tài)。這些社會因素使得創(chuàng)作偵探小說成了必然。偵探小說的模式起源于坡,但是通過觀察偵探小說在英國的發(fā)展狀況就會發(fā)現(xiàn),對于日益增長的中產(chǎn)階級來說,這類作品能充分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1指柯林斯于一八五八年八月二 十一日發(fā)表在《家常話》上的文章《未知的大眾》。
一八五八年,威爾基柯林斯寫了一篇文章1,論述“未知的大眾”。他說,“從文學上來說,他們幾乎還沒有開始閱讀”,“英國小說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些未知的大眾手里,他們正在等待有人告訴他們一本書是好是壞”。未知的大眾出生之時恰逢工業(yè)革命,因此受過一定的教育。不少人對教育持反對觀點,認為教育農(nóng)民和家仆讀書于國于民均沒有好處。十八世紀末開始設立的主日學校里,學生只可以閱讀有利于宗教教育的書??墒牵霈F(xiàn)半文盲的手藝工人、小店主、辦事員和家仆并不是漢娜摩爾2想要的結果,她希望每個人都能閱讀宗教書籍。實用主義者也不希望這樣結果,他們認為“傳播有用的知識”必然有利于“未來人類的幸?!?。
2漢娜摩爾(1745—1833),英國女作家,以寫通俗宗教短文和當窮人的教師而聞名。
3畿尼為英國舊幣,一畿尼面值一英鎊一先令。
4華爾特司各特(1771—1832),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的歷史小說家、詩人、作家。
5broadsheet,這里所指的報紙與通常意義上的新聞報紙并不同。這類報紙又稱“街頭文學”,始于十六世紀,一直延續(xù)到十九世紀中葉。它是印刷在大頁紙上的報道,一般每頁只印一面,方便貼在街頭。十九世紀中期,隨著新聞報紙和小說的興起,這類街頭文學逐漸沒落。而下文提到的歌謠詞本,也是它的一種形式。當時售價為一便士或半便士。有時為了方便起見,也會疊起來,就成了小冊子。
6詹姆斯卡納(1792—1841),英國出版商。
十九世紀初,小說高昂的價格限制了其銷售量(一本新書的價格往往是一又二分之一畿尼3,銷量一般不超過一千本),新讀者也難以獲取這些書籍,可是需求總是刺激供應。一種亞文學出現(xiàn)了,讓那些總是覺得司各特4(當時的暢銷作家)遙不可及的人們獲得了滿足。它的載體是報紙5或者小冊子,內容有些是關于政治的,但是更多與犯罪相關。詹姆斯卡納6印刷出版了以謀殺、行刑為內容的報紙和歌謠詞本,不少賣掉了一百萬份。其他出版商和印刷商印行的所謂“藍皮書”則是哥特小說的節(jié)本或者偽托作,一般三十六頁,偶爾七十二頁,售價六便士。一八四一年,后來《勞埃德周刊》的創(chuàng)始人愛德華勞埃德以每周刊行一部分的方式售賣書籍,售價一便士,這就是“便士驚險小說”。它們的主題均為聳人聽聞的事件,其實是驚險和傳奇的混合物。雖然標題諸如“罪惡和它的受害者:又名農(nóng)民之女菲比”,可是內容往往與題目的暗示不符。有些故事的暴力或性內容頗為露骨。G.W.M.雷諾茲(他創(chuàng)辦了《雷諾茲雜錄》,后來和勞埃德一樣有了自己的報紙)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謎案”系列,包括《宗教裁判所謎案》、《倫敦法庭謎案》等等,發(fā)行量大,價錢便宜。它們效法蘇的作品,但是比不上后者那么神秘。不過,雷諾茲早期的作品在刑訊和暴力方面著墨頗多,幾乎達到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對于公開出版物容忍的極限。一八七九年雷諾茲去世時,《書商》發(fā)表訃文,稱他是“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作家”。
到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便士驚險小說越來越注重青少年市場。讀者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私人訂閱增多和公共圖書館普及,這又反映出,隨著工業(yè)和城市文明發(fā)展產(chǎn)生的壓力促使新階層興起。流動圖書館在英國已經(jīng)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在查爾斯愛德華穆第的推動下變得更為普及。穆第提出,一年僅需一畿尼費用,而他的競爭者要價兩畿尼,同時他還在鄉(xiāng)鎮(zhèn)施行高效率的遞送服務。他發(fā)現(xiàn)小說的需求量最大:鄉(xiāng)村訂戶大都是以前買書的神職人員和紳士階層;村鎮(zhèn)里則主要是體面的店主和小商人,他們急于擺脫出身,想要確保剛剛贏得的特權。這些訂戶都相信,穆第不會向他們提供一本不合乎道德規(guī)范的書籍。穆第是新教徒,對于他無法接受的作品堅決不予進貨。
1又譯會員圖書館、捐助集資圖書館,依靠會員支付費用維持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