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說,溝通就是說話,看似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讓溝通達到有效、高效,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人說,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夠很好地進行有效的溝通,那么就不會引起誤解和矛盾,甚至就不會發(fā)生戰(zhàn)爭。但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和矛盾經(jīng)常發(fā)生,世界上的戰(zhàn)爭從古到今幾乎不曾中斷過,也由此可見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和困難程度。李開復說:
溝通是一個雙向信息傳遞的過程,參與溝通的雙方在溝通過程中既扮演發(fā)送者的角色,又扮演接收者的角色。因此,對參與溝通的每一方來說,有效溝通都包含了兩個重要因素:有效傾聽和有效表達。
溝通是一種態(tài)度。在職場中,我們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想法和主張,所以,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的溝通是否有效。我們心中想的,我們說出來了,對方也聽到了,但我們的溝通并沒有到此結束,對方是否聽清,是否有疑問,是否理解或接受,這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只有解決好這些,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溝通是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職場中只有通過不斷的溝通,信息才能在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上級與下屬之間得以傳播。有些人對于溝通重要性的認識不是很清楚,特別是一些技術人員,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普通員工,自己是做技術的,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上級說什么自己明白,知道工作怎么做就行了。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只要你身在職場,就免不了要與人溝通。擴展開來,就是我們不在職場,家人、朋友之間也一樣是需要溝通的。李開復指出:
有些從事技術工作的人覺得:“只有那些從事銷售和市場工作的人才需要注重溝通技巧;作為技術人員,我不需要說話,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了?!逼鋵?,即便在技術研發(fā)方面,有效溝通的能力依然十分重要。比如,當軟件開發(fā)人員開發(fā)出了一項先進的技術,為了把它變成公司的產(chǎn)品,開發(fā)人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服公司的決策層支持和采納此項技術,這樣的工作顯然需要出色的溝通能力。
也有人覺得,溝通只不過是在講臺上發(fā)表一些講話,我不當領導,這和我的日常工作沒什么關系。這種看法更是片面的。李開復指出:
雖然演講是一種常用的溝通方式,但是我們每天還要面對許多其他方面的溝通,例如,在微軟這樣的大公司里,員工們每周都有機會參加小組講座、項目會議、部門會議或是與領導一對一地面談,此外,工作間隙和同事寒暄與閑談,和客戶交換意見等,這些都是極重要的溝通類型。
所以說,溝通無處不在。幾乎每一件事都離不開有效溝通。有效的溝通能夠消除很多人際沖突,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行為,使職場中的我們在感情上相互依靠,在價值觀上相對統(tǒng)一,為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做好有效的溝通呢?李開復告訴我們有效溝通的四個秘訣:
第一,要悉心傾聽。所謂“悉心”,就是不只要用耳朵來聽,還要全神貫注地用心來聽;所謂“傾聽”,就是不只要聽對方說話的內(nèi)容,還要揣摩對方言語深處的含義。第二,要大方積極。要積極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思想和意見,讓人們看到你的貢獻和才華。讓別人花時間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時代早已過去,自我推銷才是可行之道。第三,要直截了當。開誠布公,敢于說“不”,尊重自己、尊重事實,態(tài)度應當是建設性的、高度誠意的,而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第四,講究“不同意的藝術”。合理的“不同意”不僅要求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要求在表達時尊重別人,考慮到別人的立場。
不論我們做出了怎樣優(yōu)秀的成績,不會溝通,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無法讓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就會使我們的業(yè)績大打折扣。職場上我們需要實實在在地去做,踏踏實實地去干,但“干得好不如說得好”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李開復提示我們:
面對一個高度全球化的世界,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與他人、群體和社會的聯(lián)系之中,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我們的特長,為了讓自己辛勤工作的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溝通的技巧,加強溝通的意識,切實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