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梁啟超:五四功臣話五四(10)

回首五四 作者:董德福


[45] 徐志摩:《守舊與“玩”舊》,《徐志摩全集》第3卷,桂林:廣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6頁。

[46][60] 梅光迪:《評提倡新文化者》,羅崗、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頁。

[47] 吳 宓:《文學(xué)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頁。

[48][61] 吳 宓:《論新文化運動》,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頁。

[49][美]白璧德:《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說》(胡先 譯),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學(xué)衡派文化論著輯要》,第39-48頁。

[50] 梅光迪:《我們這一代的任務(wù)》,轉(zhuǎn)引自侯德健:《從文學(xué)革命到革命文學(xué)》,臺北:中外文學(xué)月刊社1974年版,第61頁。

[51] 吳 宓:《空軒詩話》,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第338頁。

[52][美]林毓生:《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第166頁。

[53] 胡先shu :《論批評家之責(zé)任》,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學(xué)衡派文化論著輯要》,第283頁。

[54] 金耀基:《沒有“沒有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中國現(xiàn)代化與知識分子》,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77年版,第224-230頁。

[55] 湯用彤:《評近人之文化研究》,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學(xué)衡派文化論著輯要》,第97-100頁;梅光迪:《評今人提倡學(xué)術(shù)之方法》,羅崗、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第8頁;吳宓:《論新文化運動》,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第15頁。

[56] 吳芳吉:《再論吾人眼中的新舊文學(xué)觀》,1923年9月《學(xué)衡》第21期。

[57] 胡稷咸:《批評態(tài)度的精神改造運動》,1931年3月《學(xué)衡》第75期。

[58] 吳 宓:《清華開辦研究院之旨趣及經(jīng)過》,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第173頁。

[59] 劉伯明:《共和國民之精神》,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學(xué)衡派文化論著輯要》,第111頁。

[62] 賀昌群:《哭梅迪生先生》,羅崗、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第261-262頁。

[63]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頁。

[64]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44-45頁。

[65] 胡 適:《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第5集,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第581-582頁。

[66]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臺北弘文館1986年版,第598頁。

[67] 梁漱溟:《我的努力與反省》,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341頁。

[68]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diào)適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第21頁。

[69] 曹聚仁:《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75、33頁。

[70] 高語罕:《參與陳獨秀先生葬儀感言》,重慶《大公報》1942年6月4日。

[71] 水如編:《陳獨秀書信集》,新華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頁。

[72] 當(dāng)時的政府當(dāng)局也曾懷疑有人主使五四學(xué)生運動,甚至認(rèn)為學(xué)生運動為黨派利用。對此,剛剛歐游歸國的梁啟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在致總統(tǒng)書中表示:“此等群眾運動,在歐美各國,數(shù)見不鮮,未有不純由自動者。鬼蜮伎倆,操縱少數(shù)嗜利鮮恥之政客,則嘗聞之矣;操縱多數(shù)天真爛漫之青年,則未之前聞?!币娤臅院巛嫞骸讹嫳液霞馕摹分袃?,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837頁。

[73][75][76]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75、879、880頁。

[74] 梁啟超:《世界和平與中國》,1919年6月10日至17日《晨報》。另據(jù)《晨報》報道,該文發(fā)表后,“各國講和委員大受感動,歐美人爭先購讀”,稱此文“為揭開遠(yuǎn)東問題黑幕最有力之著作,且以梁氏身為進(jìn)步黨領(lǐng)袖,故于所論樂為傾聽?!币?919年4月25日、5月2日《晨報》。

[77][85][89] 夏曉虹輯:《飲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冊,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830、838、906-908頁。

[78] 列文森:《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頁。

[79][80][81][82][87] [88]李華興等編:《梁啟超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3、727、728、770、722-724、724頁。

[83] 李肖聃《星廬筆記》中說到:“是時績溪胡適教授北京大學(xué),力主以語體代文言,號新文化,群士方望梁歸,有以正之?!遍L沙:岳麓書社1983年版,第38頁。

[84]《胡適論學(xué)往來書信選》下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4頁。

[86] 梁啟超:《外交歟內(nèi)政歟》,《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七,第43、51頁。

[90] 葛懋春、蔣俊編選:《梁啟超哲學(xué)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