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顧安徽的農村改革(3)

親歷共和國60年 作者:陳一然


分配上大鍋飯,生產上大呼隆,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由于生產隊生產單一,主要是搞糧食,而糧食的比較效益又低,社員勞動一天,只能拿到4毛多錢,少的只有幾分錢,連吃飯都不夠,因而在收益分配上普遍出現了多年來想解決又無法解決的“超支戶”頑癥。在這種情況下,生產隊只好實行按人分配糧食。群眾風趣地說:“白天黑夜拼命干,不如生個大肉蛋(指生小孩)”;“七千分八千分,不如老母雞窩里蹲(指一個勞動日值不如一個雞蛋)。”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造成了上工一條龍,干活大呼隆,出勤不出力,記的一樣工,二天的農活三天干不完。農村中普遍有兩句順口溜:“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頭忘帶鋤,再去回家逛一趟”;“男的上工帶打牌,女的上工帶納鞋,邊干邊玩到下工,趕快回家忙自留(自留地)?!?/p>

農民中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緊張。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下,在不斷的政治運動沖擊下,社員之間為爭工評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社員與干部之間,因為強迫命令、瞎指揮,搞得矛盾重重。運動一來,帽子一大把,互相開展“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同志式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關系被斗得面目全非?,F在相當多的生產隊找不到人當干部,有的采用抓鬮的辦法解決;有的組織大家摸撲克牌,摸到大鬼當隊長,摸到小鬼當副隊長,有的花錢雇人當隊長。

農村干部群眾的這種消極情緒是非常嚴重的,它比公開的罷工危害更大。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是人,我們要發(fā)展農業(yè),實現農業(yè)的現代化,沒有人的高度積極性,統(tǒng)統(tǒng)都是空話。

匯報結束后,萬里嚴肅地指出:“看來經濟上的撥亂反正,比政治上的撥亂反正更艱巨,不搞好經濟上的撥亂反正,政治上的撥亂反正也搞不好?!比f里明確表示,他“要拿出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和解決農村問題。揭批‘四人幫’的有關人和事以及工業(yè)生產,由別人去抓。省委領導同志都要下去搞調查研究。你們農委的同志也要進一步調查研究,盡快拿出一個切實有效的政策性意見?!?/p>

1977年11月上旬,萬里到金寨縣調查。在燕子河山區(qū),他走進一戶低矮殘破的茅屋。在陰暗的房間里,見鍋灶旁邊草堆里坐著一位老人和兩個姑娘,便親熱地上前和他們打招呼。老人麻木地看著他,一動不動。萬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老人仍麻木地看著他,不肯起身。萬里很納悶,以為老人的聽覺有問題。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訴老人,新上任的省委第一書記來看你,老人這才彎著腰顫抖著緩緩地站起。這時萬里驚呆了,原來老人竟光著下身,未穿褲子。萬里又招呼旁邊的兩個姑娘,姑娘只是用羞澀好奇的眼光打量他,也不肯移動半步。村里人插話說:“別叫了,她們也沒有褲子穿,天太冷,他們凍得招不住,就蹲在鍋邊暖和些?!?/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