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羅廷還了解到,國民黨“既沒有綱領,也沒有章程,沒有任何組織機構。它偶爾發(fā)布由孫簽署的諸如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等一般性題目的宣言,根本不涉及當前的事件,不對它們作出解釋,也不利用這些事件來發(fā)展和鞏固黨?!倍谀箍瓶磥?,只有國民黨才能領導中國國民革命運動,否則這個運動不能成功,但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國民黨又不能擔起個運動的領導工作”。為了使國民黨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責任,“它必須進行改組。”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孫逸仙同最忠于他的國民黨人都在忙于前線上的事情”。這使初到廣州的鮑羅廷頗感為難。莫斯科的意圖很明確:國民黨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宣傳上,而不是軍事方面。正因為如此,莫斯科才沒有同意蔣介石遞交的國民黨軍事計劃。按照莫斯科的意圖,國民黨必須先進行改組,同時建立一支獨立的、不受軍閥支配的軍隊,并創(chuàng)辦一所軍官學校。
上述各項準備工作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一心急于完成北伐大計的孫中山能否接受?因此,鮑羅廷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爭取孫中山的支持。因為他很清楚,“要改組國民黨,沒有孫中山我認為不行。應當利用他的左傾,他的聲望和他的建黨愿望來激勵國內真正革命的分子,把他們集合在國民黨內確實存在的左派周圍?!庇谑?,鮑羅廷到廣州后,“全部工作就在于使他們相信,迄今為止他們所采取的斗爭方式是無益的,必須加以更本改變。”
10月18日,孫中山委任鮑羅廷為“國民黨組織教練員”。一個星期之后,即10月25日,國民黨改組特別會議在廣州舉行。孫中山任命廖仲愷、胡漢民、譚平山等為國民黨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李大釗等為候補委員,負責國民黨的改組工作,并正式任命鮑羅廷為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顧問,幫助國民黨改組。
根據國民黨內部存在的問題以及它的領導人對改組的意見,鮑羅廷很快就提出了有關國民黨改組的具體建議:
(1)國民黨改組前修改黨綱,并在群眾中廣泛宣傳;
(2)制定國民黨章程;
(3)在廣州和上海組織堅強的核心,然后在全國建立國民黨的地方組織;
(4)盡可能快地召開南方四省代表參加的代表大會,選舉新的執(zhí)行委員會;
(5)在召集代表大會時,必須使每一個代表懂得,他今后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怎樣按照新的方式建立基層組織。
10月25日召開的改組特別委員會討論了國民黨的改組、國民黨的黨綱和黨章、召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改組委員會等問題。鮑羅廷在會上就國民黨的改組和黨章草案問題作了專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