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賽得正熱鬧。場外的花絮也感人:女孩扯破嗓子喊貝克·漢姆,大叔摸摸禿頂替齊達內(nèi)感傷,本來對足球不感興趣的婦女熱心學做外國菜,球員們吃得可口,就可能踢出"少林"水平來。以前曾聽說,中國隊出國比賽,飯菜不合口味,只好帶上幾百個方便面。那味道當然是地道中國,或許是"康師傅",這個牌子響,以致不少人以為它就是方便面的本家。其實,方便面是日本人的發(fā)明,甚至自詡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最近日本經(jīng)濟新聞社出版了一本書,叫《發(fā)明戲法面條的故事》,作者安藤百福就是那位發(fā)明家。
方便面(快餐面),日本的商品名稱是"即席中華面"。面條,據(jù)說是宋代到中國取經(jīng)的和尚帶回日本的,細如繩索,所以叫"索面"。一說寺廟里吃素,因而是"素面",如今都這樣叫。日本人平常說"拉面",一般用假名寫,似乎應譯作我們的湯面,是五十年前才這么叫開的。就在那時候,冬夜,安藤百福在街上看見一個賣湯面的攤子前面大擺長龍,人們破衣舊衫,期待著一碗熱乎乎的湯面。從此,面條烙印在他心里。
安藤出生在日本占領(lǐng)下的臺灣,父母早逝,只讀過義務教育。后來一邊開公司一邊上大學的夜校,1996年被授予"名譽經(jīng)營學博士",理由是"戰(zhàn)后創(chuàng)業(yè),取得卓越的成果"。不過,本人覺得不好意思,就因為沒有可觀的學歷,遲遲不愿寫這本自傳。今年九十二歲。從照片上看,獲國家獎章的、和首相一起打高爾夫球的他,精神矍鑠,一臉的榮耀。發(fā)明方便面是1958年,那時他已經(jīng)48歲,人過中年。
1956年日本宣布"戰(zhàn)后已過去",石原慎太郎兄弟一個寫小說,一個演電影,興起一飆太陽族,搖擺舞和電飯鍋也大行其道。這時,安藤擔任理事長的信用社破產(chǎn),把全部家財都賠了進去,只剩下住宅,在大阪府池田市。今后怎么辦?他想起了面條。民以食為天,方便之極的面條一定會大受歡迎。他是意到手到的人,曬鹽、養(yǎng)蠶、造幻燈機,靈機一動便土法上馬,埋頭苦干。在后院蓋一間小屋,買來舊軋面機和大鐵鍋,一無資金,二無技術(shù),獨自研制用熱水一泡就可以吃的面條。設定了五個目標:吃不厭,好保存,做起來簡單,便宜,安全衛(wèi)生。一天,看見妻子用油炸東西,外面裹上面,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了"瞬間油熱干燥法"。面條過油,炸出水分,留下許多小孔,用熱水浸泡,小孔吸水,面條又變軟,好似我們用豆?jié){泡油條。簡便性和保存性的難題迎刃而解,這就是他的第一個專利。又一天,岳母煮雞骨架湯下面,兒子很愛吃,安藤便想到用雞湯給面條浸味。起早貪黑,整整干了一年,天下第一袋方便面問世,命名為"快餐雞湯面"。人間有不吃牛肉的,不吃豬肉的,卻沒有不吃雞的??赡苋毡救擞绕鋹鄢噪u,以至鬼子兵總在電影上抓老鄉(xiāng)的小雞,近來甚至又發(fā)展到老鄉(xiāng)自己幫著抓??觳碗u湯面,人稱"戲法湯面",在大阪商店里試賣,一搶而空。厚生省把方便面列為孕婦的營養(yǎng)食品,想來是雞湯起作用。三菱商社找上門來經(jīng)銷方便面,其經(jīng)營范圍于是"從湯面到導彈"。
那年代日本對知識產(chǎn)權(quán)還相當無知,仿造有理。廠家如雨后春筍,1965年多達360家,弄得警察大抓"雞湯面?zhèn)卧靾F伙"。產(chǎn)品質(zhì)量差,甚至吃中毒,造成方便面對身體有害的說法,至今猶有人相信。為抵制偽劣,安藤領(lǐng)先于世界,在包裝上加印生產(chǎn)年月日;后來被定為法規(guī),適用于其他食品。
1966年是日本掉飛機年,一年之間有四架飛機失事。就在這一年,安藤百福第一次出訪海外。在洛杉磯,請買主品嘗方便面,但辦公室里沒有碗,買主拿出紙杯子,把方便面掰兩半,放在里面,澆上熱水。品嘗之后,啪地把紙杯子丟進垃圾箱??粗@個情景,他心底產(chǎn)生了杯裝方便面的主意。難題是杯子,日本生產(chǎn)不出來,只好合作辦廠,引進美國公司的技術(shù),用聚苯乙烯制造出質(zhì)量遠遠超過美國標準的杯子。日本人吃面條呼呼作響,說這樣不燙嘴,但歐美人認為不禮貌,所以杯裝的面條做得短,也便于用叉子吃。1971年美國漢堡包在日本開店,安藤也推出杯裝方便面,時年六十一?,F(xiàn)在日本年產(chǎn)袋裝方便面20億,杯裝30億。
方便面能成為大眾食品,大量生產(chǎn),大量消費,其背景首先在于經(jīng)濟起飛,人們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娛樂,在飲食上常常不得不對付,越簡便越好。安藤百福創(chuàng)建日清食品公司,幾年之間銷售額達到43億日元,股票上市。他還研制過杯裝米飯,結(jié)果以失敗告終,從此固守方便面,2001年銷售額為2455億日元。
據(jù)說湯面館元祖是"來來軒",明治末年在淺草一帶開張的。安藤百福退居二線后,幾度和專家一起考察"食品加工的最高杰作"的源流,確認面條起源于中國,沿絲綢之路傳入意大利,雖然今天世界上意大利面條似乎更有名。安藤在中國品嘗了三百多種面條,令我掩卷而嘆。中國面條這般豐富多彩,真應該開一條面條街;長短粗細,云集南北高手,苦辣酸甜,櫛比內(nèi)外老店。可惜,到底沒有安藤百福那種"意到手到"的秉賦,只能寫一點讀后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