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仲之命》——恩惠政治(2)

風與草:喻中讀《尚書》 作者:喻中


這幾句話,構成了本篇經(jīng)文的核心,它提出的兩對范疇:德與惠,善與惡,值得略加分析。因為,按照經(jīng)文的設想,如果國君能夠按照這兩對范疇提供的思路來行事,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這兩對范疇的適用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君主(天子或諸侯)。它們構成了君主的行動指南,可以稱之為“君主之鑒”。

先說德與惠。它們具有不同的用途與指向。其中,“德”對應于上天,天命只給予有德之君。因此,如果君主要贏得上天的認同,就只有提升自己的德性;倘若能做到“以德配天”,上天就會把大命托付給君主,同時還會輔助君主完成天命。這就意味著,在君主與上天之間,有一種隱含的契約關系:上天把大命(統(tǒng)治天下的權力或機會)交給君主,君主在接受這個大命的同時,必須具備相應的德。德的具體內(nèi)容雖然不能條分縷析地列舉,但是,德的基本要求還是很明確的:對上天要有敬畏之心,要以政治受托人的身份對待政治委托人,時時刻刻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大命是上天賦予的。與“德”不同的是,“惠”對應于民。民心的向背,取決于君主是否讓他們得到實際利益。民心是變化的,君主如果能夠施惠于民,就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概而言之,君主需要以德性讓上天滿意,需要以恩惠讓民眾滿意。

但是,對于君主來說,德與惠并不是等質、等量的兩個維度。因為,上天雖然“存在”,但它是虛擬的存在;它雖然也要享受犧牲或香燭氣息,雖然也要以各種災異警示君主,但是,上天的旨意還是需要人來解釋。因此,“配天之德”雖然很重要,但是,“惠民之恩”則更為迫切,因為,民眾是有行動能力的,他們的不滿,可以直接威脅到君主的統(tǒng)治地位。而且,按照“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信條,上天對于君主的評價,還要取決于民眾對于君主的評價。這就是說,如果君主施惠于民,民眾對君主的評價較高,那么,上天就會尊重民眾的評價,同樣會對君主作出較高的評價;只要贏得了民心,也就贏得了天心。因此,施惠于民,應當視為君主的第一要務。

從這個角度來看,《尚書》就在思想上開啟了一種可以稱之為“恩惠政治”的政治傳統(tǒng)。這種恩惠政治的核心特征是施惠與擁戴。只要當政者施惠于眾人,眾人就擁戴當政者。這樣的恩惠政治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加以解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