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9)

你會對你的電腦撒謊嗎? 作者:(美)克利福德·納斯


為此,我將整個軟件設計團隊的成員(包括程序員、設計師、市場人員等)叫到了一起,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探討如何改善界面的時候,我想到了一位經常打擊學生的老師和一位經常鼓勵學生的老師之間的區(qū)別。我感覺,用戶們需要的是一個“更加友善、更加誠懇”的拼寫檢查功能。因此,我建議,除了指出錯誤之外,系統(tǒng)還可以在用戶拼對了很難的單詞時給出正面評價。比如,當用戶拼對了單詞“onomatopoeia”的時候,系統(tǒng)可以評價:“哇,這是一個很難拼對的單詞哦!”“畢竟,”我繼續(xù)解釋,“贊美之詞會讓人感覺好些?!?

“那很荒唐!”一位軟件工程師說,“計算機就應該指出用戶的拼寫錯誤。我不想將時間浪費在聽它表揚我做得對上。事實上,”她以嚴肅的口吻補充道,“如果你真的覺得那么做有效,那我們豈不是可以更進一步——告訴用戶他們的拼寫水平提高了,盡管事實上他們做得很差勁?”

當然,這位工程師認為此刻自己是在出一些餿主意,而我們的設計主管卻覺得這是一個超好的主意?!澳翘袅耍 彼f,“人人都喜歡被表揚,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這么做可以讓用戶在進行拼寫檢查時感覺好些。為了能夠得到贊揚,用戶或許還會更加努力地去提高拼寫能力呢!”

“這正是我一直想要的效果,”這位工程師接上了話茬兒,“一臺會拍馬屁、諂媚、恭維的計算機!真見鬼,我為什么要讓一臺計算機拿錯誤的信息來滿足我的自我膨脹欲呢?”

在他們倆的分歧走向極端之前,我讓團隊其他成員都參與進來,發(fā)表一下對于恭維的看法。人們喜歡恭維自己的人么?他們看起來是不真誠呢,還是很有遠見呢?別人的恭維一般是被忽視呢,還是被人們喜歡呢?就像我們在一開始的對話中所爭論的,對于恭維,我們基本沒人表示贊賞,因此,我決定看看社會學著作是怎么看待恭維這種事情的。

在查找資料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關于恭維這件事的研究少之又少,以至于我根本沒法找到任何確切的或者哪怕是接近的答案。關于真誠、善良、誠實、禮貌的社會學研究確實有,但是沒有哪篇文章是以恭維為主題的。我決定通過我社會學研究圈子里的人脈找到一些人可以幫我進行一項關于恭維的社科研究。

雖然我大概和世界上幾百位社會學家保持著友好關系,我居然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來進行這項研究。當我問及他們不情愿研究恭維的原因時,大多數(shù)人告訴我根本沒有可行的實驗方法來研究“恭維”這個話題。因為一個實驗要確保清晰和正確,實驗者必須保證其他量不變,而只有被研究的那個量是可變的。在恭維這個案例里面,需要保持不變的最棘手的常量是“人們說什么以及如何說”;畢竟,當兩個人交流時,什么事情都可能發(fā)生!因此,如果實驗人員要確保每位進入實驗室的參與者有相同的體驗,他們需要雇用和訓練一位“搭檔”,實驗人員要告訴這位搭檔應該怎么做,但是他(或她)必須表現(xiàn)得如一位普通的實驗參與者一樣,不能露餡兒。比如,實驗人員可能讓搭檔和其他實驗參與者共事,然后,搭檔突然向對方作出恭維、真誠的贊美或者批評,實驗人員可以看到真正的實驗參與者的反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