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國為什么敗給了美國

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若依靠勞動力市場,這些嚴苛而又不可預測的勞動力需求是無法得到滿足的。正如加文·賴特所說,即使美國南方真的有勞動力市場,它們也幾乎無法運轉。農場在地理上的分散造成了通信與交通上的困難。非常低的人口密度加上常年不均衡的勞動力需求,還有低效的信息傳播,意味著依賴“市場”來滿足其勞動力需求的美國農場主可能付出任何代價都無法采摘完棉花。因此,美國農場的勞動力問題不僅僅是缺少工人和用工成本高,而且是缺乏農場工人和農場主可有效地進行交易的市場。依靠市場在恰當的時間提供恰當數量的工人是一種商業(yè)賭博,美國棉花農場主避之唯恐不及。

即使有運作良好的勞動力市場,棉花生產提供的工作機會能否吸引工人也值得懷疑。早先一位研究棉花經濟的學生指出:“在白人能夠獲得廉價的土地后,他們很難成為掙工資的工人,這無疑是這個國家的棉花產業(yè)的發(fā)展依靠奴隸而非自由勞動力的主要原因。”當然,同樣的話也適合黑人。若沒有奴隸制,黑人和白人一樣都樂意在自己的農場上勞作。而且在美國成立初期,在美國南方,任何勞動者都能獲得土地。

總而言之,由于美國勞動力市場運作不佳以及這些工人擁有更好的選擇-家庭農場,因此在美國南方的棉花農場工作對黑人或白人勞動力都毫無吸引力。奴隸制度向棉花農場主提供了規(guī)避勞動力市場風險的途徑,也提供了避開對家庭農場雇工的限制的途徑。奴隸制度使農場主能夠耕種更多的土地。更大的耕種面積反過來又增加了棉花的產量。在種植棉花的美國南部,農場的平均規(guī)模是北方自由州的近兩倍,而且至少對于250公頃以下的農場來說,農場規(guī)模和棉花產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簡單地說,大農場是奴隸制種植園,而非家庭農場。在1860年之前,正是美國奴隸制種植園生產了全球的大部分棉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