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誰是全球化的贏家?(1)

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第四章 誰是全球化的贏家?

納爾遜·雷恩施見證了棉花生產的顯著進步-機器、化學品和轉基因技術的出現,同時發(fā)生的還有同樣顯著的商業(yè)實踐上的進步。納爾遜逐漸不再對得克薩斯州的天氣無能為力,也不再對世界市場無能為力。具有戲劇性的是,盡管生產方式的改進將納爾遜獨自一人留在田里,但商業(yè)組織、市場營銷、風險分擔和政治影響力的推進促使得克薩斯州西部的棉農團結在一起,并組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面對一度主宰著他們的命運的市場。漸漸地,隨著美國棉農在田里變得越來越孤獨,他們開始在鎮(zhèn)上集結成群。

雷恩施家的棉花的中國之旅始于幾英里外的謝洛沃特軋棉機的工作。盡管軋棉機的數量已穩(wěn)步下降,但它們依然被放在棉田旁邊。不久前,種植者還曾受到當地軋棉機的限制,它們就像矗立在棉農和將棉花變成現錢之間的障礙。只有很少的幾臺軋棉機在為數百位棉農服務,經濟大權掌握在軋棉機所有者而非棉農手中,因此迫切想獲得現金的棉農在軋棉機旁邊排成隊,等著輪到他們,軋棉機工人要多少錢他們都給。

從表面上看,力量對比在今天似乎越發(fā)不平衡,軋棉市場更加集中。1900~2004年,美國軋棉機的數量已減少了95%以上,即從20 214臺減少到896臺,普通軋棉機的軋棉能力提高了40倍。軋棉機已成了賺大錢的工具,隨著軋棉技術的發(fā)展和軋棉業(yè)務規(guī)模的擴大,軋棉機將會變得更大、擁有更強的生產能力。隨著軋棉機的業(yè)務擴大、掙的錢更多,其他事情也發(fā)生了變化。今天,納爾遜和露絲再也不受軋棉機的擺布了。相反,他們擁有自己的軋棉機。雷恩施家和其他大約300家棉農擁有謝洛沃特軋棉機,他們從軋棉機上獲得了更多的收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