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時期的末期改變了地理的意義。當(dāng)然,兩極地區(qū)依然很寒冷,赤道地區(qū)依然很炎熱,但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六處地方,即本書作者在第二章中所指的原始核心地帶,更為溫暖的天氣條件配合著當(dāng)?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為適宜人類馴化的植物和動物的進化(即改變它們的基因使之更能為人類所用,最終使得經(jīng)過基因改進的生物只能與人類共生)提供了有利條件。馴化的植物和動物意味著更多的食物,這樣就能養(yǎng)育更多的人,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但是,馴化同時也意味著施加給推動這一進程的資源更多壓力。發(fā)展的悖論就在這里起作用了。
這些核心地帶一度是冰河時期極為典型的相對溫暖、適宜居住的地區(qū),但是現(xiàn)在,它們彼此之間以及與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了。地理眷顧了所有這些地方,但對其中的某些地方更為偏愛。歐亞大陸西部一個叫側(cè)翼丘陵區(qū)的核心地帶,是可馴化的植物和動物的集中之地。由于人群大致相似,因此在這片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馴化最為便捷之地,開始了人類對動植物的馴化過程。那大約是在公元前9500年。
遵循常識,作者用“西方”一詞描述所有從歐亞大陸核心地帶最西端演化而來的社會。很久以前,西方從亞洲西南部①的核心地帶開始擴張,包舉地中海盆地和歐洲,在最近的幾個世紀(jì)里,又囊括了美洲和澳大拉西亞(泛指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諸島)。希望以常識的方式來界定“西方”能更清晰明了(而不是挑出一些所謂獨特的“西方”價值觀念,諸如自由、理性、寬容,然后論證這些觀念來自何方,以及世界的哪些地方有這些觀念),這對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重大影響。作者的目標(biāo)是解釋為何從原始的西方核心地帶沿襲而來的一系列社會—首先是北美—如今主宰地球,而不是西方其他地方的社會,即沿襲自其他原始核心地帶的社會為何沒有主宰全球。
遵循相同的邏輯,作者使用“東方”一詞指代自歐亞大陸核心地帶最東端(古老程度僅次于西端)演化而來的社會。也是在很久以前,東方從中國的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原始核心地帶開始擴展,那里對于植物的馴化大約始于公元前7500年,今天的東方包括了北至日本,南至中南半島的廣大地區(qū)。
發(fā)源自其他核心地帶的社會—位于今天的新幾內(nèi)亞的東南核心地帶、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北印度的南亞核心地帶、位于東撒哈拉沙漠的非洲核心地帶,以及分別位于墨西哥和秘魯?shù)膬蓚€新世界核心地帶—都有它們各自令人神往的歷史。在下文中,作者將反復(fù)提到這些地區(qū),但著眼點還將落在東西方對比上。我的主要根據(jù)是,自從冰河時期末期以來,世界上最為發(fā)達的社會要么發(fā)源自原來的西方核心地帶,要么發(fā)源自原來的東方核心地帶。艾伯特親王在北京,與京巴狗洛蒂在巴爾莫勒爾堡相比,是個貌似可能的選擇,而艾伯特親王在庫斯科、德里或者新幾內(nèi)亞則不然。因此,要想解釋西方緣何主宰世界,最有效的方式是聚焦東西方對比,這正是我所做的。
這樣撰寫本書是要付出代價的。通過更為全面的全球性論述,審視世界上的每一個地區(qū),這種處理方式在內(nèi)容上將會比本書更為豐富并注意到細微差別,也將為南亞文化、美洲文化及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文化對整個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是這種以全球視野論述的書也會存在不足,尤其是將會導(dǎo)致失去焦點,篇幅較之本書也將會更為冗長。18世紀(jì)英國最機智的作家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曾經(jīng)評論道,雖然人人都喜愛彌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但沒人希望它更長”。這一評論適用于彌爾頓,更適用于作者將要著手論述的一切。